1、 任何撤銷權的時效有兩種理論:排除期和訴訟時效。排除期是法律規定的形成權的行使期,所謂形成權是指因單方面民事行為而導致民事關系發生、變更和終止的權利。排除期屆滿時,形成權消滅。除懲戒期間和訴訟時效外,兩者都可以督促當事人行使權利,但二者在性質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第一,訴訟時效適用于請求權,即請求他人作為或不作為的權利。排除期適用于成立權。其次,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不需要法律專門規定。只要符合法院范圍內的請求權,就可以援引。排除期限應由法律明確規定。如果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當事人不能援引排除期。第三,訴訟時效有中止、中斷和延期制度,沒有固定的排除期,因此排除期也稱為恒定期。第四,訴訟時效屆滿時,勝訴權被取消,當事人的請求權仍然存在,這只是被請求出示時效到期證明的人的抗辯權,可以用來對抗原告的請求。在排除期屆滿時,當事人消滅已經喪失且不能再行使的實質性權利。取消權的時效是訴訟時效的觀點認為,取消權是請求權,即請求取消合同的權利不是成立權,而債權人不能自行解除合同,因此解除權的時效應為訴訟時效。取消權是排除期的觀點認為,如果債務人和第三人有欺詐行為,債權人應及時行使取消權。因此,撤銷權的限制屬于排除期間。本條規定的撤銷期限為一年零五年。債權人知道撤銷原因的,自知道之日起一年。債權人不知道撤銷原因的,自欺詐發生之日起五年。第七十六條合同生效后,當事人的撤銷權消滅。當事人不得因姓名或者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承辦人的變更而不履行合同義務。任何撤銷權的法律依據《合同法》第55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一)具有撤銷權的一方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二)享有撤銷權的一方在知道撤銷原因后,以自己的行為明確表示或放棄撤銷權。第七十五條:“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行為之日起五年內未行使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看出撤銷權的行使期限為1年,具有撤銷權的人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申請撤銷。綜上所述,小編整理了任意撤銷權的相關內容。可以看出,撤銷權是因為債務人放棄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或者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損害債權人利益的。那么,債權人知道后可以起訴債務人,但規定了行使任意撤銷權的時效。還有更多問題,莉巴。com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切單位和個人有哪些保護環境的義務
2020-12-17老師打學生致殘學校是否要承擔責任
2021-03-10在無主合同的情況下簽訂的定金合同有效嗎
2021-02-26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0-12-08抵押物可以與他人簽訂合同嗎
2021-03-18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保險投保人與受益人有什么異同點嗎
2020-11-24保險法修訂擬擴大保險公司經營范圍
2021-02-17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什么是商業代理?
2021-02-1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的辦法機構是哪一個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