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失物原始取得是什么意思?
遺失物原始取得是超過招領公告期,沒有人來認領,此時遺失物屬于國家所有”,這一規定是“原始取得”。因為此時依據的是法律的直接規定,而不是依據原權利人的意志。也可能是指“如果遺失物通過轉讓為他人所占有時,權利人有權在2年內要求占有人返還原物,如果超過2年,則占有人可以取得所有權”,這一規定也是依據法律的直接規定,而不是依據原權利人的意志,可以認為是“原始取得”
二、認定為遺失物的條件
(1)須占有人喪失占有;
(2)占有喪失非出于占有人自身意思,占有人如果故意放棄占有,則為所有權的拋棄行為,將作無主物處理。占有輔助人或直接占有人未經主人同意,私自拋棄動產,應認定為非出己意喪失占有,仍構成遺失物;
(3)須現無人占有,如果物品已由他人占有,則不能構成遺失物,如盜竊物品不能構成遺失物;
(4)丟失的須為動產且非無主。
三、我國法律關于拾得遺失物法律規定存在的問題
1、拾得人的權利義務不對等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拾得人負有妥善保管遺失物的義務,通知失主的義務,交存保管機關的義務,返還義務以及毀損滅失遺失物時給予賠償的義務。而拾得人享有的權利,僅僅為得以請求償還必要費用。民通意見第132條對“必要費用”做出了解釋,包括在管理或服務中直接支出的費用,以及在該過程中實際受到的損失,如管理費、維護費和為了交還失主所支付的交通運輸費用等。并且,現實中如果拾得人與失主就“必要費用”發生爭議,拾得人還需舉證證明這些費用的存在,若無法舉證或者證據不足,則這一部分支出也不能從失主處得到補償。相反,遺失人僅僅需要支付很少量的“必要費用”甚至口頭上予以感謝,就有權取回遺失物,遺失人因為自己的過失導致物的丟失卻不用承擔任何不利后果。
權利義務統一是民事法律關系的核心,在同一民事法律關系中,各民事主體的權利義務應做到基本對等與合理,不能失衡,而在我國現行拾得遺失物制度之下,雙方的權利義務嚴重不對等,這是有違民法平等公平原則的。
2、報酬請求權和留置權欠缺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拾得人在交還遺失物時,主張獲得報酬,這種觀點也獲得大多數人的認同,為了平衡拾得人的權利義務,法學專家也呼吁應當立法確認這一權利。但《物權法》沒有規定這方面的內容,僅僅將懸賞廣告作為例外情形簡單規定,這反映了立法者的一定價值傾向——弘揚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重義輕利”、“拾金不昧”等傳統美德
原始取得的含義是很好理解的,平時我們想要占有某件動產的話,那都得從商家手中去購買,但遺失物比較特殊,由于遺失物是失主不小心遺忘的,很多失主最后也想不起來,自己忘到哪了,或者這件物品的價值也不是特別高,不認領遺失物的也大有人在。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遺失物能不能善意取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01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2-16法院判決的贍養費可以公司代扣工資嗎
2021-02-10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費嗎
2020-11-28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土地轉讓合同效力要如何認定
2021-02-19土地流轉給別人,同意別人改變土地用途后會有哪些后果
2020-12-302020年城市房屋拆遷補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