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認定逃稅追繳行為。欠稅事實是本罪成立的前提。如果行為人不欠稅,就沒有追繳,而不追繳,就沒有逃稅追繳。欠稅,是指納稅人或者個人超過稅務機關批準的納稅期限未按期繳納或者拖欠稅款的行為。在認定該行為是否“欠稅”時,必須查明該行為是否已過法定期限。只有在超過法定期限時,該行為才是逃避追繳欠稅罪所要求的“欠稅”事實。至于具體法定期間,各項稅收的規定不一致,應根據具體稅收法律法規確定。在考慮欠稅事實時,必須考慮欠稅的原因,即行為人財力不足、資金不足,或有納稅能力而故意欠稅。
2。演員必須有實際的逃跑行為。這是犯罪成立的關鍵。根據法律規定,偷逃是指轉移財產和隱匿財產,如轉移開戶銀行、提取存款、移走貨物、隱匿存貨等。這既是犯罪人的犯罪目的,也是本罪所要求的客觀結果。在稅收實踐中,欠稅現象時有發生。根據稅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稅務機關可以采取強制措施,如通過銀行從其賬戶中扣繳稅款,或者扣押、查封、拍賣其財產抵免稅款。二是逃避追繳欠稅罪的主體是一個特殊的主體,即負有法定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沒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不能構成逃稅追繳罪的主體。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納稅人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納稅的單位和個人。各種實體稅收法律法規都對這一稅種的納稅人范圍作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規定。不同的稅種有不同的納稅人范圍。例如,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增值稅納稅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理服務,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根據《消費稅暫行條例》第一條規定,消費稅納稅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委托加工、進口本條例規定的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消費稅的納稅人都是公民和單位。每個人都有積極納稅的責任,積極納稅也是對國家發展的貢獻。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關逃稅的信息,律師協會將為您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品快遞運輸破損運費誰承擔
2020-11-20外貿企業收到出口退稅款是否納稅
2020-12-06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中介假冒房東違法嗎
2021-02-22設立居住權的可以約定居住權的期限嗎
2021-02-06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延長醫療期后解除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1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限制嗎
2021-01-13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2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新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2020-1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要不要賠
2021-01-10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