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資本市場掀起了企業合并浪潮。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一直是會計界爭論最多的問題之一。2006年,我國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明確規定了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方法。只有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采用權益法,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不采用購買法,即允許采用權益法。但在全球范圍內,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americanaccountingstandardboard)和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nternationalsaccountingstandardboard)都廢除了權益結合法。本文探討了我國是否應順應國際潮流,利益集團法是否應在我國繼續存在。我國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雖然廢除權益法的趨勢代表了企業合并會計處理方法未來的發展趨勢,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取消利益共享法還為時過早。(1) 采購法的適用條件還不夠成熟。與國際接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標準要適合中國國情。從1998年到2001年,我國共發生了10起上市公司換股合并案件。在會計方法的選擇上,它們無一例外地都采用了權益法。除了股權分置法的魅力,使各方的凈利潤能夠在合并當年的合并報表中進行合并外,購買法實施條件的不成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首先,在購買法下,被合并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需要按照公允價值重新入賬,公允價值的運用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還存在一些困難。公允價值是指熟悉公允交易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的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對資產和負債進行計量。由此可見,公允價值計量強調對資產和負債的客觀計量和真實反映,這就需要一個市場經濟的平臺。我國雖然已經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但這種經濟體制的轉型尚未完成,仍有相當一部分資產或負債缺乏完善的市場,很難通過市場獲得完整的公允價值信息,非市場因素依然存在。美國、歐盟等世界經濟巨頭仍然不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這反映了中國現行市場經濟體制與其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之間的差距。其次,采購方式對會計人員的素質要求很高。我國會計準則與制度并存的原因之一是我國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較低,很難立即用準則取代制度。同理,取消權益法也需要一個過渡期。近年來,我國證券交易所合并會計處理案件頻發。不屬于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不存在交叉持股,不符合新會計準則的規定。之所以采用權益聯營法,其中一個原因是很多是中央和地方國資委控制的國有企業之間的合并。此時,并購并不一定是按照市場規律進行的,并購對價也不是討價還價的結果,而是多方博弈的結果。比如,中國電信以1100億元收購中國網通C的案例,就可以找到政府的身影。無論政府是以股東的身份出現,還是以監管者的身份出現,都將對企業合并擁有絕對控制權。由于企業合并的前提條件不是由市場創造的,以公允價值為基礎對企業合并的資產和負債進行評估顯得牽強。而且,與權益法相比,購買法對財務比率的影響相對為負。如果采取收購方式,并購可能流產,這是政府部門不愿意看到的。(3) 權益法的運用不會影響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化進程。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B)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就企業合并項目進行了合作,并分別對準則進行了修訂。但雙方都希望新修訂的準則能與現有的準則體系保持一致,這就導致了在概念、認定原則、計量要求和信息披露差異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③ 可見,盡管IASB與FASB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處,但在目前的形勢下,仍然不可能保持完全的一致性。而且,從國際角度看,允許使用利益共享法的不僅僅是中國。日本、韓國等國一直允許使用利益聯營法,保留這種方法的原因也符合這些國家的國情。(4) 權益法的結合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從19世紀洛克菲勒標準石油公司、通用電氣公司、福特汽車公司的發展,到20世紀思科公司的快速發展,再到本世紀聯想成長為全球企業,這些都與并購有著密切的關系,可以說,幾乎沒有一家大企業是通過某種程度、某種方式的并購成長起來的。企業并購過程中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會影響并購的成敗,一般來說,權益法是以企業的賬面價值為基礎的。購買價款超過被合并企業凈資產賬面價值的部分,不確認商譽作為購買方法,避免了合并日形成的商譽以及以后期間攤銷或商譽減值測試對被合并企業利潤的負面影響,同時也避免了合并后利潤的下降。如果采用收購規則,將影響企業的利潤,降低并購成功率。三是新的合并會計準則采用購買法和權益法并存的模式,更符合我國的現狀,但考慮到國際發展趨勢,購買方式無疑是主要方式。因此,應注意以下問題。首先,努力培育一個完美的市場。在當前形勢下,購買法與利益共享法并存是客觀存在的限制,但購買法畢竟是未來的趨勢。因此,應未雨綢繆,完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完善評估制度體系,為《采購法》的實施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提高對公允價值的認識。二是提高標準的可操作性。在新準則中,二者的適用僅僅是以參與合并的各方是否處于同一控制下為依據,即一旦合并符合同一控制下的條件,就采用權益集合法;反之則采用購買法,可操作性較差。我們可以借鑒美國的經驗,然后對定量標準的適用建立一些限制。然而,美國的12項標準過于嚴格,其實已經失去了意義。因此,在考慮限制性條件在我國的適用時,應符合我國國情,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以防止在合并中人為操作權益法的現象。最后,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面對新時代的要求,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不盡如人意。要通過教育、培訓、溝通、自我完善等途徑努力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為中國會計的國際趨同奠定堅實的基礎。以上是關于這方面的法律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些棘手的法律問題,你有委托律師的想法,我們有很多律師可以為你提供服務,我們也支持在指定區域網上選擇律師,他們都有相關律師的詳細信息。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事故公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1-26消費者維權打官司有啥要注意的
2020-12-29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什么區別
2021-02-06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是否需要備案
2020-11-23如何申請越級強制執行
2021-03-23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機動車事故全責怎么理賠
2021-02-23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與普通代理相比,對限制行為能力人民事活動的代理有什么特點?
2021-01-29保險合同簽訂后,被保險人能否更換
2020-12-15常熟農村拆遷戶口有什么影響作用
2020-11-24老宅拆遷戶口只有一個老人在老宅可不可以享受拆遷同樣待遇
2021-01-24拆遷安置房離婚分割怎么進行
2021-02-13企業用地未審批,遇拆遷能否獲得拆遷補償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