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職務發明創造的概念是什么?
非職務發明是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在職務之外沒有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或者發明人、設計人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條件,但與單位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了歸屬發明人、設計人約定的,應從其約定,歸屬發明人、設計人。非職務發明創造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不是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從事的發明創造不是本單位規定任務;二是沒有利用單位提供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
二、專利權歸屬
對于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對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申請被批準后,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如果一項非職務發明創造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發明人、設計人共同完成的,則完成發明創造的人稱之為共同發明或共同設計人。共同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取得的專利權歸全體共有人共同所有。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準后,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
(1)在本職工作中做出的發明創造;
(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做出的發明創造;
(3)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后1年內做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有關非職務發明創造的概念和其發明的專利情況認定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專利權屬人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要求來對發明創造進行認定,如果對非職務發明創造的認定有異議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或者訴訟來解決相關爭議。
怎么區分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
怎樣認定非職務發明專利
職務發明創造的認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務派遣和正式工的區別
2021-01-22怎么強制取消法人代表
2021-01-30何種情況下適用學生傷害事故責任
2020-12-05公司在試用期開除員工有經濟賠償嗎
2021-01-19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1-03-11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判處2年徒刑可以假釋嗎
2020-11-12訂婚后女方不想結婚男方能否搶婚
2021-03-23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用人單位能否在服務期內扣押員工證件
2020-12-23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被他人撞骨折可以走自己的意外險嗎
2020-12-27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免責條款效力爭議案
2021-03-14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