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眾所知道的是否屬于商業秘密,不屬于商業秘密。相關解釋如下:
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商業信息和其他商業信息。商業秘密是企業的財產權。它關系到企業的競爭力,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商業秘密和其他知識產權可以申請緊急保全。第二,如何判斷商業秘密不為公眾所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解釋說:“有關信息不為本領域有關人員所知,不易獲取的,按規定認定為‘不公平’在《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第三款中,這是眾所周知的。至于“不為公眾所知”的具體情況,解釋第九條第二款作了詳細列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為有關信息不構成不為公眾所知:
(1)該信息是該人在其所屬技術或經濟領域的一般知識或行業慣例;
(2)該信息只涉及大小,產品的結構、材料和組成成分的簡單組合,相關公眾在進入市場后可以通過觀察產品直接獲得;
(3)該信息已在公開出版物或其他媒體上公開披露;
(4)信息已通過公開報道、展覽等方式公開披露;
(5)信息可從其他公開渠道獲得;
(6)信息容易獲得,無需付出一定代價。因此,“不為公眾所知”的判斷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判斷:1、知識主體。也就是說,公眾并不知道。這里的“公眾”主要是指社會中與權利人有競爭關系的非特定多數人。因此,對權利人而言,即使權利人以外的人知道商業秘密,也不一定會導致信息泄露。例如,企業內部人員因工作需要知悉商業秘密,或者與企業沒有競爭關系,是一定范圍內的企業相關人員,如原材料供應商、產品供應商、加工承包商、維修商等,這些團體知道商業秘密,并不構成“為公眾所知”。
2。根據《全國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會議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紀要》的有關規定,“前款所稱不為公眾所知,是指總體或者準確的安排,技術信息的組合或要素,通常涉及相關信息范圍的人員通常不知道或不容易獲得。”。由此可見,對于商業秘密,企業根據其存在方式和構成要件的不同,不僅可以對相關信息的整體進行主張,還可以對整體的構成要件進行主張,或者對各種構成要件進行安排和組合。
3。
根據1995年11月23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發布的《關于禁止商業秘密的若干規定》第二條,信息不為公眾所知的,意味著不能直接從公開渠道獲取信息。”“開放渠道”不僅包括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還包括所有其他人不承擔保密義務的信息傳遞,即任何形式的口頭和書面傳遞。此外,公開銷售、展示易被仿制的產品、逆向工程、行業內部出版物發布的商業信息等,也被視為公開渠道。權利人持有的商業秘密可以通過上述方式取得的,不再是商業秘密,不再作為商業秘密保護。
以上是《經濟學人》編輯對“公眾所知是否為商業秘密”問題的回答律師網. 同時,介紹了如何判斷公眾不知道的相關法律條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師協會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月底離職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2-09農民進城買房會被認定為空掛戶嗎
2021-01-03知識產權與物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1-03-19兒童車禍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2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意外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1-31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如何處理
2020-11-07《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農村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1-19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應當歸誰
2020-11-24違建拆除的一定沒有補償嗎
2020-12-31什么是拆遷安置房
2021-01-12拆遷可以通過哪些方式進行補償
2020-12-03蘇州地區公房拆遷補償比例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