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中的知識產權,如著作權使用權、報酬權等,可以由知識產權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積極行使,排除與他人的競爭,獲取經濟利益。知識產權人出于鞏固和擴大其壟斷地位、謀求更高經濟利益的動機,在行使其知識產權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反競爭行為,在知識產權的行使過程中,有些行為雖然違背了公平競爭的精神,但仍然是法律允許的。例如,當專利權人允許他人使用自己的專利時,他附加了使用限制和地域限制。有學者稱這種行為是可以容忍的反競爭行為。事實上,這種行為并沒有超出知識產權法賦予知識產權的范圍。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行為也是有條件的,也就是有一定程度的。比如,徐克合同中區域限制的過度分割,實際上造成了市場分割,即反競爭行為。由于這種行為仍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本文不作過多的論述,與知識產權有關的反競爭行為大多發生在知識產權人行使權利時,但在知識產權的獲取過程中也會出現反競爭行為。以下對上述環節中的反競爭行為進行了論述:
(1)在取得專利專有權的過程中,申請人故意縮小權利要求的范圍,將專利的核心內容保留為專有技術。申請人取得專利權后,有關當事人以許可方式實施專利的,必須在支付專利技術許可費的同時,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許可費,否則,相對人實施專利的后果將達不到預期目的。這種行為也阻礙了他人將專利技術用于進一步的研究
(2)拒絕他人使用或者拒絕他人使用的條件過于苛刻,其效力相當于拒絕他人使用允許或不允許他人使用其權利客體是知識產權人的專有權利。一般來說,拒絕他人使用其權利客體并不違法,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拒絕他人使用其權利客體可能會阻礙、限制甚至消除競爭。這些情形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權利人拒絕他人使用,其目的或者效果是阻止其他經營者進入其產品或者服務的市場與之競爭。這種行為,從知識產權制度功能的角度來看,有其正當性,因為知識產權法賦予權利人專有權。但是,拒絕許可會阻礙他人的經濟競爭,可能導致資源配置不經濟、損害消費者利益、壟斷利潤和企業慣性等一系列不利因素,阻礙科學技術的推廣和傳播。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它不僅是通過允許權利人在市場上獲得壟斷利潤,還可以看作是對權利人充分的經濟回報。在許多情況下,新技術在市場上的領先應用和許可費的收取也可以成為對權利持有人創新活動的充分經濟激勵。第二類是權利人行為的目的或效果是為了阻礙相鄰市場的競爭,保護其關聯方的利益。很難為這種行為辯解。雖然不同市場的相關經營者之間可能存在一些共同利益或牽連關系,但知識產權制度通常只是用來保護或促進知識產權人的利益。如果超出了這一范圍,用于其他目的,一般是違背知識產權法律設定和保護的目的的。(3)知識產權許可協議中的反競爭行為這種行為是知識產權領域最常見的反競爭行為,它應該受到法律的規范。一般包括以下情況:1。知識產權人要求被許可人不得對知識產權人所持有的標的權的有效性或者技術秘密的保密性提出異議。這一條款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在西方國家被普遍接受,但在1969年,美國最高法院審理了里爾v。威爾金斯,它以先例改變了這種做法。此案涉及一種提高陀螺儀精度的裝置,該裝置已獲專利,但尚未獲得批準。被許可人已取得技術實施許可證,并支付部分技術使用費。后來,這項專利獲得批準。被許可方(即知識產權所有人)要求被許可方支付未付的版稅部分。被許可人的辯護理由是專利無效,因此不能支付專利使用費。聯邦最高法院的決定并不決定專利是否有效,而只決定專利使用費。聯邦最高法院認為,如果被許可人能夠證明專利無效,他不必支付專利權頒發后的專利使用費,但被許可人應支付專利權頒發前未支付的部分專利使用費。知識產權人要求被許可人單方將在使用許可技術過程中獲得的新技術反饋給被許可人,并給予獨占或獨占許可。雖然有些合同規定,被許可人向被許可人提供新技術可以獲得一定的報酬,但這種規定只是單方面的,不是對等的。這種不平等的回授條款對許可人有利,對被許可人不利。如果被許可方不能從新技術中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則被許可方將沒有主動改進技術。認為新技術是許可技術的衍生產品,應當屬于許可技術所有人的觀點是錯誤的。專利權是對人的知識成果和創造人的知識產權的承認。因此,新技術作為被許可方的知識成果,應該是被許可方的財產,而不是被許可方的財產。搭售條款。合同規定,被許可人必須接受與許可技術無關或者被許可人不需要的技術、原材料和設備,否則該技術不予轉讓。要確定一個子句是否是連接子句,必須有一定的條件。如果為了達到質量標準,被許可方要求被許可方購買某些原材料,而不購買這些原材料就難以保證產品質量,則這一要求不能視為附加條款。美國聯邦法院,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地區法院,在1970年有一個案例來說明這個問題。有一家連鎖快餐店,在向申請人頒發《使用其品牌名稱和烹飪方法許可證》時,規定申請人要取得許可證,必須購買總公司的醬汁等調味品,同時必須購買紙制品(如紙杯、餐巾紙等),等)。一位申請人向法院起訴,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搭售。法院認為,調味品等調味品是保證食品口感和質量所必需的,與總行口味一致的調味品不能從其他渠道獲得,因此申請人購買調味品不屬于搭售行為;然而,紙制品與食物的味道和質量無關。持牌人可以從其他渠道購買相同的紙制品。向總公司索取紙制品是不合理的。這種要求屬于搭售。3)
4。指定技術來源。在合同期限內,被許可方只能從指定的渠道獲得技術,通常是從被許可方或其關聯方獲得。這樣,被許可方就保持了對被許可方的控制。無論被許可方是否適用于本技術,被許可方均無權向其他知識產權人引進新技術。同時,這種方式也限制了其他知識產權人的權利行使。在技術秘密使用許可合同中,被許可人要求被許可人在合同期滿后不得使用該技術,即使該技術因與被許可人無關的原因而為公眾所知。如果發現被許可人繼續使用,仍能獲得巨大利益,被許可人可以根據本條起訴對方并要求賠償。知識產權失效后的支付和其他義務。會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單位集資房的車庫算配套設施嗎
2021-02-12抽逃注冊資金罪的認定和判刑
2021-01-02私人擔保如何解除
2021-01-19口頭贈與需要證明嗎
2020-11-10最新的離婚協議書范本
2021-03-14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保險合同簽訂后,被保險人能否更換
2020-12-15農村可以自行出讓土地嗎
2021-01-24征地拆遷中最有效的維權方法是什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