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案件是一審終審嗎
離婚案件屬于一般民事案件,采二審終審制。當事人不符一審判決的,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民事訴訟法》第十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回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離婚訴訟結束,但如果不服法庭判決,可以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裁定十日)內向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判決書生效。對生效的離婚判決(調解)不服的,按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不能申請再審,只能就有關的財產分割和子女撫育問題申請再審。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夫妻雙方如果要離婚的話,應當不屬于一審終審案件,如果夫妻雙方對法院判決的結果表示不服,都是可以在法院進行上訴的,一審終審不包括離婚案件。
二、離婚調查取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離婚調查一般來說就是調查對方的財產狀況,以及對離婚有何種過錯,過錯程度等內容,這里面包括個人進行的離婚調查,也或者是在法院、律師職責下進行的調查,無論是何種形式的離婚調查,都要在合法的條件下取得,否則,這種調查是不能作為法庭證據使用的。那么,先來看看一下幾個問題:
1、離婚調查,離婚財產調查需要查些什么?
(1)離婚財產調查是調查對方收入情況;
(2)離婚財產調查是調查對方房產情況;
(3)離婚財產調查是調查對方車輛情況;
(4)離婚財產調查是調查對方其他財產情況等。
2、離婚調查,離婚財產調查中當事人要注意的事項
對于沒有掌握的對方財產,注意訴訟的保密工作,盡量封鎖消息,除律師外不要對任何人講自己打算離婚并要采取行動,需要及時申請法院調查的存款等財產,以有效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在不能獲得有效憑證的情況下,應留意配偶的投資去向及存款方式,除了記下配偶投資、合股的公司全稱外,還可留意記下配偶準確而具體的購房地址、車輛號牌、工資卡號、銀行存款賬號、股東卡號等,以便可向相關部門查詢或依法申請人民法院調查。如發現配偶有轉移的跡象時,應立即采取措施,如提起訴訟等。
婚姻案件中弱勢一方應當保存好、房產證、車輛買賣合同、發票、存折存單、借條、股票帳戶、貴重財產發票等票證,以最大程度保護自己的利益。
三、離婚債務如何分割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7條第1款規定: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規定:當事人的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已經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作出處理的,債權人仍有權就夫妻共同債務向男女雙方主張權利。
一方就共同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后,基于離婚協議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向另一方主張追償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7條第2款規定,下列債務不是夫妻共同債務,而應由一方以個人財產清償:
1、夫妻雙方約定由個人負擔的債務,但以逃避債務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經對方同意,擅自資助與其沒有撫養義務的親朋所負的債務;
3、一方未經對方同意,獨自籌資從事經濟活動,其收入確實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
4、其他應由個人承擔的債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房產官司的三大誤區是什么
2021-01-24征地拆遷中提高補償的方法有哪些
2021-02-14被網絡用戶侵權者通知的內容應包括哪些
2020-12-14營業執照年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1孤兒院領養一般幾歲
2021-02-03調解撤訴的案子是一審終審嗎
2021-01-27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可要求經濟賠償金
2021-02-17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辭退過了醫療期的員工如何賠償
2020-12-28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投保人隱瞞實情投保會后果根據不同情況而定
2020-11-17車輛部件之間發生瀏碰撞,是否有權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9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投保人是什么意思,成為投保人有哪些條件
2020-11-29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半掛車未上保險不賠付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