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工傷賠償協議,不妨礙勞動者申請工傷認定,勞動者可以在工傷發生后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勞動者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的,由其所在單位給予補償,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協調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有特殊情況,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疾病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用人單位未提出認定申請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屬地原則辦理,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認定的事項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發生工傷事故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承擔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勞動者因意外傷害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停業接受工傷醫療的,工傷期間的工資是多少職業病,工傷期間原工資福利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發放,因此,工傷職工在醫院治療時無需擔心,公司應確保員工原有的工資和福利保持不變。然而,這種停工并非一直持續。法律規定了時限。停工留薪期限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特殊,需要延長的,經市設區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在工傷住院期間不得超過12個月,公司出差到醫院需支付70%的伙食補貼標準;需要異地就醫的,由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同意可以異地就醫。此時,交通費、住宿費由單位按職工出差標準報銷
個人工資是指受傷職工在發生事故或職業病前12個月的月平均支付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300%計算;如果我的工資低于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則按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以上知識就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工傷保險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工傷賠償協議的,不妨礙勞動者申請工傷認定,勞動者可以在工傷發生后一年內申請工傷認定。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噪音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2-06996工時制違反勞動法嗎
2021-01-28認繳出資能否質押
2020-12-12家庭暴力案例
2021-02-27欠薪單位收到支付令后提出異議怎么辦
2021-03-26被性騷擾后跳樓自殺,性騷擾如何判刑
2021-01-14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人民調解協議書的效力如何,可以反悔嗎
2021-02-19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法律性質是什么
2021-01-262020年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政策及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