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超過工傷認定期限能否要求工傷賠償在法律意義上,勞動者是指達到法定年齡,有勞動能力,以社會工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自然人,在用人單位管理下工作,依法或者按照合同約定領取勞動報酬。勞動者享有一系列勞動權利,工傷保險是其中之一,因工致殘、患職業(yè)病的勞動者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工傷保險條例》還規(guī)定,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的從業(yè)人員,會計師事務所和個體工商戶職工有權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由此可以看出,工傷保險待遇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權利,是為保障因工負傷、患職業(yè)病的勞動者獲得醫(yī)療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yè)康復而設立的,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用人單位應當依法保障勞動者這一權利的實現(xiàn)。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申請工傷鑒定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用人單位應當自勞動者發(fā)生工傷事故之日起30日內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逾期不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guī)定承擔工傷待遇等相關費用。由此可見,為了及時搶救受傷職工,保護其合法權益,用人單位有法定義務在有限的時間內申請工傷認定。不履行義務的,還應當承擔相應的工傷待遇等費用。作為用人單位拒絕申請工傷鑒定的補救措施,《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在規(guī)定期限內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一年內直接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條例賦予受傷職工、近親屬或者工會組織申請工傷認定的權利,根據(jù)工傷事實,工傷賠償應當體現(xiàn)公平原則。工傷認定是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的職能,是一種行政行為。因用人單位原因或者本人原因,未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申請工傷認定的,不能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殘疾認定,而其他非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鑒定不能等同于或視為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鑒定,因此無法確定工傷保險待遇的損失和工傷賠償。如果僅僅按照普通民事賠償案件來處理,勢必對勞動者不公平。作為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雖然司法機關在勞動爭議案件中不能認定工傷,但可以根據(jù)工傷事實和有關證據(jù),依法決定是否支持勞動者的工傷保險請求,結合其他非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的殘疾鑒定,在上述介紹的基礎上,更加公平地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工傷認定超過期限后,勞動者是否可以申請賠償,應當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相信您在閱讀了以上介紹后,對工傷認定時限以外的工傷賠償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在這方面有任何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com的律師,律師將為您提供專業(yè)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被法院查封還能住嗎,查封的手續(xù)
2020-11-20侵犯名譽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05專利執(zhí)法行政復議機構是哪幾個
2021-02-13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差別有哪些
2021-01-11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在法律中什么叫播放權
2020-11-29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單位強令商業(yè)銀行發(fā)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qū)別有哪些
2020-11-29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jù)
2021-01-26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被保險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1-02-21車輛損失保險賠償?shù)陌咐治?/p> 2021-03-09
保險公司的誠信原則有何特別之處
2021-03-22免賠額與不計免賠是什么意思,不買不計免賠的情況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