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版權是基于網絡信息傳播的非紙質版權。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得信息傳播的范圍越來越廣、速度越來越快,導致網絡版權侵權事件不斷發生。請閱讀以下文章,了解網絡版權侵權糾紛的相關知識
網絡版權侵權糾紛
網絡版權的概念
網絡版權是指版權所有人在網絡環境中對受版權保護的作品享有的版權版權法。基于此,網絡著作權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層,與傳統作品相比,是指著作權人在將傳統作品上傳到網絡時所享有的權利,尤其是“信息網絡傳播權”。根據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2001年修訂的《著作權法》第10條對著作權的具體形式增加了十多項規定,其中第12項為“信息網絡傳播權”,承認傳統著作權在網絡等電子環境中的受保護地位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計算機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發審[2004]1號)第二條規定:“受版權法保護的作品包括《版權法》第3條規定的各種作品的數字形式。在網絡環境下,人民法院應當保護其他不屬于《著作權法》第三條所列作品范圍,但在文學、藝術、科學領域具有獨創性,可以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創造成果。”
根據本司法解釋,作品的數字形式和新的數字作品受版權法保護。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轉載或傳播他人作品,且不符合法定許可條件的任何媒體,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構成版權侵權,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互聯網版權侵權責任如何確定
1.如果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通過互聯網參與他人的版權侵權,或者通過互聯網教唆、幫助他人侵犯著作權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與其他行為人或直接侵權者追究共同侵權責任
2.如果提供內容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商知道網絡用戶通過網絡侵犯了他人的版權,或在版權所有人給出具有確鑿證據的警告后,仍不采取刪除侵權內容等措施消除侵權后果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調查其與網絡用戶的共同侵權責任
3.如果提供內容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商要求版權所有人提供侵權人在其網絡上的注冊數據以調查侵權人的侵權責任,并且無正當理由拒絕提供,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追究相應的侵權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故意上傳、傳播或者提供方法的,專門用于故意規避或破壞他人版權技術保護措施的設備或材料,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具體案件,依照《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六)項的規定,追究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民事侵權責任。
:
著作權歸屬原則是什么獲得版權的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右手中指前關節骨折是輕傷害還是輕微傷
2020-12-29有關機構拖欠老人養老金怎么辦
2020-11-20合伙開公司成立程序是什么
2021-02-15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賦予業主委員會民事主體資格的理由
2021-03-05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公司調動職位要出具什么文件
2021-02-02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什么是保險條款
2020-12-27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使用重大疾病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