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為人的主觀過失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首先,應當根據侵犯知識產權罪的特點來確定。從刑法理論的角度來看,知識產權犯罪可以劃分為行政犯罪,即嚴重違反國家根據著作權法制定的商標法、專利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經濟法、行政法規定的行為,由于其倫理道德可譴責性較弱,不宜對其主觀犯罪故意過于苛刻。行為人只有在故意的情況下才應被視為犯罪,過失行為通常被視為一般違法行為
其次,知識產權犯罪只能由故意構成而不能由過失構成的原因也由刑法規定確定,因為根據刑法的規定,只有法律有規定,才能承擔刑事責任。由此可見,侵犯知識產權罪能否構成過失犯罪,應當限于刑法的規定。刑法中沒有明確規定,這種行為立即對社會有害,不能視為犯罪
第三,過失不構成犯罪,符合國際立法原則。除意大利外,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法律都不包括過失。行為人的不作為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罪
侵犯知識產權罪的主觀要求是“以營利為目的”,這就決定了行為人采取積極行動,追求犯罪結果發生的希望,即客觀行為以行為的形式存在,不作為不符合犯罪的客觀要件。不作為是與行為相對應的有害行為的一種表現形式,即行為人對實施某種行為負有特定的法律義務,這種行為可以實施,但不能實施
法官不作為罪應當具備以下三個條件:,行為人有履行某種行為的特定法律義務,這是不作為的先決條件;第二,行為人有能力履行特定的法律義務,這是不作為成立的重要條件;第三,行為人沒有履行具體的法律義務的行為,這是不作為成立的關鍵條件。應當強調的是,違反非刑法明確規定的義務并不構成不作為的義務基礎。只有刑法承認或要求的行為才能被視為不作為的基礎。換句話說,在這種情況下,法律明確規定的義務,一方面需要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刑法的承認。如果只有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而沒有刑法的承認或要求
III.即使行為人沒有履行這些義務
侵犯知識產權也不構成犯罪。例如,《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規定,網絡內容服務提供商有義務審查和刪除侵權作品。但是,網絡內容服務提供者的不作為情節嚴重的,刑法總則和單行條例沒有規定是否構成犯罪,因此,網絡內容服務提供者的不作為情節嚴重的,無論其社會危害性有多嚴重,都不構成犯罪;另一個例子是,《婚姻法》規定,家庭成員有相互支持的法律義務。同時,《刑法》第261條規定,家庭成員不履行贍養義務。情節嚴重的,以遺棄罪追究刑事責任。這是構成犯罪的典型不作為。此外,偷稅罪、貪污罪、拒不履行法院有效判決罪屬于不作為罪,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跨區變更地址費用
2020-12-26規范的保密條款需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4可以簽訂免息借款協議嗎
2021-02-21公證遺產之后可否不繼承轉賣
2021-02-03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二手車過戶費怎么樣計算
2020-11-17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企業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3-08出車禍后保險公司不愿理賠怎么辦
2021-03-09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與保險
2020-12-01購買拆遷安置房需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04拆遷不給安置房怎么辦
2021-03-12拆遷不考慮土地使用權嗎
2021-02-13以前居住或得到安置現在戶口所在地還能不能享受拆遷安置
2021-02-13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