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變更期是否視為合同
>規定《勞動合同法》和《條例》均未對“是否協商變更合同”做出解釋“期限被視為合同”
回應:勞動法專家譚**認為《勞動合同條例》規定,只要員工愿意,他們應該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雙方協商是否更改勞動合同條款,視為重新簽訂合同?例如,2008年1月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現在雙方協商將合同期限延長兩年。是新合同嗎?《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條例》沒有對這一問題作出規定。如果不算作重新簽訂,企業可以避免簽訂兩份合同,只要它不斷地改變與員工的合同期限
2.如果協商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如何處理
規定,當雇主制定,修改或決定規章制度或直接關系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由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討論,提出計劃和意見,并與工會或員工代表進行平等協商
回應:譚**指出條例沒有進一步解釋:什么是平等協商?如何進行平等協商?如何確定員工代表?如果雙方協商不成,如何處理?如果對這一系列問題解釋不清楚,就很難達到立法的預期效果
3.“三個特征”是什么意思?還有必要解釋一下
規定:勞務派遣一般是在臨時性、輔助性或替代性崗位上實施的
回應:勞動合同法實施后,許多單位試圖利用勞務派遣發揮邊際作用。因此,對勞務派遣條款的關注度很高。然而,官方規定沒有解釋“三種性質”。網友QQ認為,有關部門應盡快拿出該條款的解釋,否則很容易給非法企業一個機會
4.什么是“嚴重”和“重大損害”?規定:工人嚴重違反雇主的規章制度;嚴重失職、徇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非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回復:律師認為,條款中“嚴重”和“重大損害”的含義過于原則化,無法量化,往往導致員工與單位之間的理解不一致,足以引發勞資糾紛。所以,,詳細說明可以有效預防矛盾糾紛,和諧勞動關系
5.如何將20人以下的員工數多次減少
規定:如果用人單位要求減少20人以上或20人以下,但占總數的10%以上企業員工數量由于生產經營嚴重困難,應按照法定程序減少員工數量
回應:人力資源主管繆某指出,僅此一項規定很容易讓一些單位鉆空子,即,在幾周甚至幾天內將員工人數減少到指定人數以下。法律的原意是裁員必須遵循規定的程序,法律不允許隨意裁員。本條例沒有解釋《勞動合同法》這一條款的賠償,這顯然是一個漏洞。中斷幾天后簽訂合同是否算作續簽
規定,如果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連續簽訂兩次,且沒有法律規定,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續簽勞動合同
回復:“第一份合同到期后,單位每隔幾天或幾周與員工簽訂一次合同。苗牟牟指出,由于《勞動合同法》和《勞動合同法》沒有對此作出解釋,一些單位經常就這兩個詞作文章,認為有時間間隔,不能視為連續。如果未解釋“連續”,則該單位可以在合同結束后每隔幾天簽訂一次合同,以避免簽訂無期限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賠償計算表
2020-11-18同居關系是否是家庭關系
2021-03-16分公司設立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1強奸罪需要什么證據才能定罪
2021-01-26異地案可以移交本地嗎
2021-01-15離婚共同債務是否繳納訴訟費
2021-01-27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打架報警醫療費要承擔嗎
2021-02-15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勞務派遣和合同制職工有什么區別
2021-02-04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三責險的賠償金額如何計算
2020-11-09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比較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
2020-12-10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