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先生問:我原是一家公司的職工,月工資3000元。1年前,我在工作時,雙手不慎卷進傳送帶導致受傷,雖經治療但未能完全康復。事后,我被工傷部門認定為五級傷殘,公司給我安排了相對輕松的工作,但我雙手殘疾無法勝任,于是便放棄了。此后,公司沒調整我的工作崗位,對我的情況也不聞不問。我主動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公司很快同意了,并向我支付了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我要求公司支付3個月的傷殘津貼,卻遭到拒絕。公司的理由是,發放傷殘津貼的前提條件是,公司沒有為我安排工作,但實際上公司已經給我安排了工作,因此我不能索取傷殘津貼。請問,公司的理由成立嗎?
律師解答:公司的理由不能成立,必須向你支付傷殘津貼。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6條的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雖然《工傷保險條例》將“難以安排工作”作為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的條件,但這并不等于只要用人單位安排了工作,便可以規避責任。對于用人單位來說,安排的工作必須適合工傷職工的勞動能力,目的在于給予工傷職工更好的經濟補償和精神安慰。只有在用人單位確實提供了可供實際勞動的職位,但勞動者惡意拒絕或過于苛刻、提出過分條件時,才能作為除外因素。你受工傷出院后,公司雖然為你安排了相對輕松的工作,但你由于工傷導致的殘疾難以勝任被迫放棄,并非惡意拒絕,因此你的情況仍屬于上述“難以安排工作”的情形,你有權要求公司依法支付相應的傷殘津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等級怎么劃分,傷殘等級劃分有什么依據
2021-03-23老人去世最晚多久銷戶
2021-01-03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交通事故訴訟漏起訴保險公司法院可以追加嗎
2021-01-10租房合同和收據都丟了怎么辦押金
2021-01-23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公司倒閉無定期懷孕員工怎么賠償
2021-03-04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關于建筑工程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的法規
2021-03-22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保險合同中的附加險條款如何生效
2020-12-20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校方責任保險與學生平安保險的區別
2021-02-14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工業土地轉讓流程
2021-03-07城中村改造中,有哪些房屋拆遷法律政策及常見法律問題
2020-12-03在拆遷中如何確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