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協商解除,即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
二是過失解雇,即:,勞動者有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過錯
III.提前終止,即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培訓或調整工作后仍不能勝任工作
IV.經濟性裁員,即:,用人單位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
勞動者也可以主動與用人單位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除協商解除外,還包括提前解除,即提前30天書面通知發包人;立即終止,即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通過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隨時終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工人可以在一個單位或部門工作很長時間。此類合同適用于保密性強、技術復雜、人員穩定的崗位。對發包人而言,這種合同有利于維護其經濟利益,減少關鍵崗位關鍵人員頻繁更換造成的損失。對于工人來說,這也有利于實現長期穩定的職業生涯和學習商業技術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雇主與雇員簽訂了無期限勞動合同,但這并不意味著雇主與雇員簽訂了勞動合同。實際上,許多雇主無視法律規定,仍然不與工人簽訂勞動合同。在這種情況下,法律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與勞動者訂立無期限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月薪的兩倍。”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終止的補償
如果雙方協商終止或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7條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單方面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是違法的,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雙倍賠償金。第四十七條勞動者應當按照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給予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如果工人的月薪高于上一年度由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設區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該地區雇員平均月薪的三倍,則應向雇員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按照本法第47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兩倍向工人支付補償終止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法律原因主要有四種:協商終止、過失解雇、通知終止和經濟解雇。本文為您詳細介紹了它們。你可以了解一下他們。如果您的情況復雜,需要相關法律咨詢,Luba將熱情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買股票能成為股東嗎
2021-02-22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特殊侵權
2020-11-28勞動法辭退如何賠償
2021-03-16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欠條修改是否還有法律效力
2020-11-08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超出勞動仲裁時效不予受理,可以再上訴嗎
2021-01-19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1-29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游客要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嗎
2021-03-15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