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委員會認為,個人或家庭雇傭家庭保姆做家務,而雇主是個人或家庭,不符合《勞動法》規定的雇主和工人條件,不屬于該法的調整范圍。仲裁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告訴小李,他應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以維護他的合法權益。[①] < / P>
[分析]:通過本案,筆者主要想說明如何區分勞動法中的勞動合同關系和民法中的雇傭關系。首先,區分勞動合同法適用范圍的現實意義《勞動合同法》的適用范圍在于,中國的勞動爭議不同于一般的民事糾紛解決程序機制。所有勞動合同糾紛都必須由勞動仲裁部門進行仲裁。如果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滿意,可以提起訴訟同時,勞動合同糾紛的仲裁時效為6個月,而一般民事訴訟時效為2年。如果當事人對糾紛的性質判斷錯誤,可能會浪費時間、金錢和精力,甚至導致仲裁時效的取消和經濟損失他有權獲得法律救濟。就像本案中的小李一樣,他不了解爭議的性質,但被仲裁委員會駁回了
II.民法中雇傭關系和勞動法中勞動合同關系的含義
民法和勞動法中雇傭關系的外在形式勞動法中的勞動合同關系非常相似,但法律性質不同,適用的法律和糾紛解決程序也完全不同。理論上,一般認為民法中的勞動合同關系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換關系e用人單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有義務在一定或不確定的時間內完成雙方的具體工作,雙方之間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
勞動法中的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產生的權利和義務聘用勞動者為會員,由用人單位管理提供有償勞動的勞動者。《關于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2005]12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5年5月25日發布的《勞動和社會保障法》規定,在下列情況下,無論雙方是否簽訂書面合同,只要滿足以下條件,勞動關系即成立:(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一切勞動規章制度均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勞動管理,從事勞動,報酬由用人單位安排;(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III.在實踐中如何區分民法中的勞動關系與勞動法中的勞動合同關系
在實踐中,民法中的勞動關系與勞動合同關系的區別《勞動法》中的雇主身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首先,可以從雇主的主要身份來認定,即雇主是否屬于“雇主”的范疇在《勞動法》或《勞動合同法》中提及。根據1994年9月5日《勞動部關于勞動法若干規定的相關解釋》和《勞動部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家庭、農村承包d未依法登記的經營者和企業不具備簽訂勞動合同的主體資格,本案中,小李的用人單位不具備用人單位資格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II)2006年明確規定,以下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不屬于勞動爭議:一是家庭或個人與家庭服務人員之間的糾紛;二是個體工匠、幫工、學徒之間的糾紛;三是農村承包經營戶與職工之間的糾紛,家庭、個體工匠和農村承包經營者在勞動法中不具備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他們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屬于民法中的勞動關系,而不是勞動合同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買房首付
2020-11-14裝修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3中外合資銀行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0-12-02公司財產能否折抵股權轉讓
2020-11-11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公眾責任險缺失 誰來為商家“保險”?
2020-12-02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何為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08土地轉讓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