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在債權人批準后取得處分權或者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有效。”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處分權的人經常利用合同擅自處分他人的財產。如何處理這些合同的效力問題,是司法實踐中必須回答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保護合法權利人的利益,有必要在統一的合同法中對此作出規定,所謂無權處分人是指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或擁有財產所有權但因其對財產的義務而不能自由處置財產的人。例如,如果a將某物出租給B使用,但B非法將其轉讓給C,B和C之間的銷售合同屬于因未經授權的處置而訂立的合同
因無權處分他人財產而簽訂的合同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這里所說的處分是指法律意義上的處分,如財產轉讓、財產贈與、設立財產抵押權等。財產只能由有權處分的人處分,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是對他人財產的侵犯。即使享有共有權的共有人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得的部分,不得擅自處分共有財產。因為共有財產屬于所有共有人,共有人在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況下處置共有財產,這構成未經授權的處置行為。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訂立的合同,必須經債權人事后認可,或者在合同訂立后取得處分財產的權利。這里的債權人是指有權處分財產的人。所謂批準,是指債權人表示同意處分財產的意思。此類批準可直接向買方或處置方作出;它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無論以何種形式,批準都必須以明顯的方式進行,沉默和不作為不被視為批準。批準是一種單方面的意愿表達,其目的是使未經授權訂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未經債權人批準,因擅自處分而訂立的合同尚未生效。在批準前,買方可以解除合同;經批準后,本合同自訂立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均可根據本條規定要求另一方履行合同義務,無處分權人在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仍然有效。無權處分的實質是處分人擅自處分他人財產,侵犯他人財產權。如果處置人在訂立合同后獲得財產權或財產處置權,則可以消除未經授權處置的狀態,為使本合同生效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未經授權處置合同》法律條款的相關內容。一般而言,未經授權的處置合同經處置人批準后,具有法律效力。在批準前,善意相對人享有撤銷權。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您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了解律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別人栽贓陷害怎么辦
2021-03-08土地入股分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3在租賃合同存續期間承租人死亡怎么辦
2021-02-03受留置權限制的固定資產是不動產嗎
2021-02-06被告申請財產保全能支持嗎
2020-12-30交通事故索賠程序
2021-02-21“上班族”千萬要保存好的東西有哪些
2021-02-04已取得預售還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嗎
2020-11-19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合同債權最常見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30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給保姆費能證明贍養父母嗎
2020-11-12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風險和損失
2021-02-26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是擇怎么樣的
2021-02-25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