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在債權人批準后取得處分權或者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有效。”
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處分權的人經常利用合同擅自處分他人的財產。如何處理這些合同的效力問題,是司法實踐中必須回答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保護合法權利人的利益,有必要在統一的合同法中對此作出規定,所謂無權處分人是指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或擁有財產所有權但因其對財產的義務而不能自由處置財產的人。例如,如果a將某物出租給B使用,但B非法將其轉讓給C,B和C之間的銷售合同屬于因未經授權的處置而訂立的合同
因無權處分他人財產而簽訂的合同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這里所說的處分是指法律意義上的處分,如財產轉讓、財產贈與、設立財產抵押權等。財產只能由有權處分的人處分,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是對他人財產的侵犯。即使享有共有權的共有人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得的部分,不得擅自處分共有財產。因為共有財產屬于所有共有人,共有人在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況下處置共有財產,這構成未經授權的處置行為。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訂立的合同,必須經債權人事后認可,或者在合同訂立后取得處分財產的權利。這里的債權人是指有權處分財產的人。所謂批準,是指債權人表示同意處分財產的意思。此類批準可直接向買方或處置方作出;它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無論以何種形式,批準都必須以明顯的方式進行,沉默和不作為不被視為批準。批準是一種單方面的意愿表達,其目的是使未經授權訂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未經債權人批準,因擅自處分而訂立的合同尚未生效。在批準前,買方可以解除合同;經批準后,本合同自訂立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均可根據本條規定要求另一方履行合同義務,無處分權人在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仍然有效。無權處分的實質是處分人擅自處分他人財產,侵犯他人財產權。如果處置人在訂立合同后獲得財產權或財產處置權,則可以消除未經授權處置的狀態,為使本合同生效
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未經授權處置合同》法律條款的相關內容。一般而言,未經授權的處置合同經處置人批準后,具有法律效力。在批準前,善意相對人享有撤銷權。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您不妨咨詢我們的律師,了解律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保險追訴有期限嗎
2021-02-26證據交換階段患者享有哪些權利
2021-02-11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討回債務
2020-11-12股權變更能否辦理土地抵押
2020-11-30法律上的離婚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15強制執行流程有哪些
2020-11-25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斷絕關系嗎
2021-03-02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什么叫集資房,集資房買賣最新規定
2021-01-05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什么條件下可退回保險費
2020-12-08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保險公司騙保該如何維權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