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2008:
第23條:雇主和雇員可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為負有保密義務的雇員保守雇主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有關的保密事項,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約定勞動合同中的競業限制條款或保密協議,并同意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后的競業限制期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協議的,應當按照協議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人員限于用人單位負有保密義務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人員。競業禁止的范圍、地區和期限應由雇主和雇員商定。競業禁止協議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生產、經營類似產品或者從事類似業務的競業限制期,或自行創業生產、經營類似產品或從事類似業務不得超過兩年
因此,草案規定的薪酬標準為原工資的100%!有人認為這個標準太高了。一些數據顯示,在發達國家中,法國的標準最高,只有50%,而不是100%。因為他們認為競業禁止是對工作能力的限制,而不是損失。100%的賠償標準令人無法忍受。過高的薪酬可能會拖垮雇主,這不利于更多人的就業
然而,一些人認為,只有更高的薪酬標準才是符合市場法要求的“競業限制”。因為“競業限制”的范圍只適用于用人單位的關鍵員工,跳槽后的行業是一個類似的直接競爭行業。如果制定了更高的薪酬標準,企業將衡量相關員工是否真的應該受到競業限制
因此,制定合適的薪酬標準也是對市場機制的巧妙運用
合同條例頒布后,競業禁止的補償標準無疑是討論的焦點。至于現行的《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沒有關于補償的規定。然而,一些地方已經領先。如《寧波市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規定,企業應向受限制人員支付報酬,年薪不得低于員工離職前一年總報酬的1/2。根據珠海市《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企業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見稿)第16條第3款規定,限制競爭期間的年薪不得低于員工離職前一年從企業獲得的年薪總額的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于2006年3月20日發布,如果雇主和雇員就競業禁止達成協議,還應與雇員就在勞動合同終止或終止時支付給雇員的競業禁止經濟補償達成一致,數額不得低于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年工資收入。如果工人違反競業禁止協議,他應向雇主支付違約金,違約金不得超過雇主向工人支付的競業禁止經濟補償金的三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股權轉讓的概念、法律特征及形式
2020-12-22如何分期繳付注冊資本
2021-01-27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傷害的公司有責任嗎
2020-12-11交通事故全責可以報工傷
2020-11-12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調整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嗎
2020-12-01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試用工”應該得到勞動報酬嗎?
2021-02-02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岑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5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保險公估人是什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