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業限制主體
I.競業限制權利主體的必要條件
擁有商業秘密是否是雇主作為競業限制權利主體的必要條件?瑞士民法和德國商法都確認了這一點,但在瑞士債務法中,稱雇主“擁有值得保護的利益”,而在德國商法中,從中國勞動合同法的表述來看,稱雇主擁有“合法的商業利益”
,用人單位可以與“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簽訂競業限制協議,以掌握商業秘密為前提,對用人單位進行競業限制保護。雇主只有在擁有值得保護的商業秘密時,才可以要求與雇員簽署競業禁止協議。如果沒有可以保護的商業秘密,即使簽署了競業禁止協議,也應視為無效。
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是合理的。原因是競業限制的形式是對工人自由選擇就業的限制。實質上是防止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被不當使用,從而侵害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在沒有可保護利益的前提下,非競爭性限制將失去其基礎和意義,
<P>2。競業禁止義務的主體。對于競業禁止義務主體的范圍,理論界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觀點:知識論、知識論、知識論,職位理論和收入理論“知識理論”認為,雇主只能與了解其商業秘密的工人簽訂競業禁止協議
“職位理論”認為,如果工人根據其在原雇主的職位和職位,勞動關系終止后在同一單位或類似單位工作,可能會妨礙原用人單位的業務,用人單位可以與其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收入理論”認為能否與勞動者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取決于勞動者的收入。中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競業禁止的人員僅限于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對用人單位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該規定采用了“崗位論”,并因其崗位而引用了“知識論”
,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技術人員往往能夠接觸到雇主最核心的商業秘密,因此他們成為競業禁止義務的主體
“負有保密義務的其他人”是指除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技術人員以外了解雇主商業秘密的普通工人。一般包括:
(1)關鍵崗位的一般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
(2)計劃和派遣人員
(3)營銷人員
(4)會計人員
(5)秘書人員
,除非勞動合同中另有明確約定,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知識總結:根據2007年6月2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競業禁止的人員僅限于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業主有保密義務的其他人員。競業禁止的范圍、地區和期限應由雇主和雇員商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國慶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18辦完婚宴就分手退男方彩禮嗎
2020-12-1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的
2021-01-29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農村土地確權后是否土地變成私有
2020-11-20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職工的基本保險有哪些
2021-02-06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耕地轉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3-21區片綜合地價能作為補償依據嗎
2021-03-04宿州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