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口頭協議是否有效
口頭協議是有效的,但很難證明該協議的存在。口頭協議的法律效力
中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允許當事人以口頭形式訂立合同,即通過語言對話訂立合同。《民法通則》第五十六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是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具體形式的,應當依法進行。”《合同法》第10條規定:“當事人可以采用書面、口頭和其他形式訂立合同。法律、行政法規要求采用書面形式的,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可見,口頭協議是合同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實踐中,即時結算的銷售、服務和消費合同大多是口頭形式。在合同形式問題上,中國的立場與國際通行做法基本一致,采用了國際通行的“不適用類型原則”,即在本案中,除法律特別規定的情況外,承認口頭協議的效力,原告和被告在中間人的建議下達成了口頭協議。協議內容為:船舶改造合同終止后,被告向原告支付1萬元賠償金。根據口頭協議的內容,外人孫幫助起草了一份書面協議。中間人和孫先生確認了這一事實,原告承認雙方當時在庭審中達成的協議。這一事實表明,當雙方達成口頭協議時,其意圖是真實的,不存在欺詐、脅迫或重大誤解。因此,原告和被告終止船舶改造合同的賠償協議以口頭形式成立并生效。事后起草的書面協議是對先前口頭協議內容的確認,而不是口頭協議的有效內容。因此,口頭協議對雙方均有約束力
口頭協議也是合同的一種重要形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條“當事人可以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訂立合同”的規定,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書面形式外,當事人可以口頭形式訂立合同或者協議,只要其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不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雙方不得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雙方不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合同的主體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如果意向表達是真實的,則合同成立,具有法律效力并受法律保護
對于您的問題“口頭協議是否對雇傭有效”,口頭協議具有法律效力,但您應注意保留相關證據文件。大多數時候,你聽了一段時間,認為它具有法律效力。在那個時候,如果你被欺騙,并且不能出示任何證據來證明口頭協議,你將受到懲罰。您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對象是誰
2021-02-16個人要繳納環境保護稅嗎
2021-02-08人身損害與工傷損害有什么不同嗎
2021-02-21涉外結婚公證書有效期是多久
2020-11-19輸官司對方律師費也要付嗎
2021-03-24反擔保解除時間法律規定
2020-12-30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沒能力給贍養費能執行嗎
2021-03-10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房產證過戶了原來房產證還有效嗎
2020-11-08銀監會非法集資的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0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