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程序與二審程序的區別
(一)再審程序發生的原因或主體不同
二審程序的啟動是因為當事人拒絕接受一審無效判決,并向上級上訴人民法院,即二審程序的發生是以當事人行使上訴權為基礎的。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只能是具有審判監督權的國家機關。只有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才能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再審。(二)不同的上訴方式只能采用書面形式。啟動再審程序的方式相對復雜。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申請書和有效的法律文書。(三)訴訟時效不同。
上訴受上訴期限限制,期限較短;申請再審的一方當事人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提出申請。
(四)審判對象不同。
當事人對第一審無效的判決不服,向上一級法院上訴的,為二審程序例子因此,二審程序的對象是一審判決是否認定事實,是否正確適用法律。再審程序的客體是生效的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具有強制性、排他性和穩定性,對法院、當事人和社會具有約束力,任何人無權變更。只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行使監督權,提起再審程序,或者當事人依法申請再審,提起再審程序,判決、裁定能否再審判決
(p)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不服的理由不同。再審案件的原因是生效判決確實錯誤。為了糾正錯誤的生效判決,確保案件質量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審判監督程序只能用于糾正(VI)不同的適用程序
二審法院不能對上訴案件的審判適用簡易程序,只能按照二審程序進行審判。對事實清楚、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上訴案件,可以直接判決、裁定。再審沒有特別的審判程序。再審案件的審理,可以適用一審程序,也可以適用二審程序。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二審終審制度。一審案件的審理只能適用一審程序,二審案件的審理只能適用二審程序。再審程序方面,無論是適用一審再審程序還是二審再審程序審理再審案件,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自第二審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不服判決的上訴案件;在特殊情況下,三個月內不能結案,需要延長審結期限的,經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審結期限。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自第二審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上訴案件的結案期限不得延長。再審案件的審判期間,分別按照一審程序和二審程序的審判期間確定,(八)按照第二審程序作出的判決、裁定一經公告送達,判決的效力不同,它們將具有法律效力,是不允許進一步上訴的最終判決。人民法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應當裁定暫停執行原判決。依照第一審程序審理的再審案件,在上訴期間不發生效力;按照二審程序審理的再審案件,一經公告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
如有其他疑問,請咨詢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維標志都可以作為商標注冊嗎
2020-12-02留置物消滅的法律效果
2020-11-24尋找債務人及其財產線索的方法
2021-02-13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試用期、服務期是如何確定的
2021-02-03實習期間因工作導致腰間盤突出屬于工傷嗎
2021-02-28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房屋拆遷補償款應否執行回轉
2020-11-22嘉興農村拆遷安置房有沒有房產證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