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者被聘用到同一單位、同一工種,是否簽訂勞動合同,其取得的報酬(工資、薪金)不一樣。企業聘用的臨時人員分為雇傭關系與非雇傭關系,是否存在雇傭與被雇傭關系,是判斷一項收入是否屬于勞務報酬所得,還是屬于工資、薪金所得的重要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加薪、補貼等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如果聘用人員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存在工資、人事方面的關系,那么其勞動所得屬于非獨立個人勞務所得,取得的報酬屬于工資、薪金所得的范圍。根據《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的規定,單位或個體經營者聘用的員工為本單位或雇主提供應稅勞務,不屬于營業稅提供應稅勞務的范疇,不征營業稅。如未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取得的勞動所得屬于獨立個人從事自由職業取得的所得,收入純粹是一種勞務報酬,其要繳納營業稅及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
例:張-敏、李-強是某純凈水公司送水工兼純凈水銷售推銷員,實行按銷售數量計酬,張-敏與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屬于工資、薪金范疇;李-強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屬于勞務報酬范圍。因送水屬于同一項目,且有連續性,以一個月內取得的收入為一次。去年12月份,他們根據銷售任務應取得工資、報酬3000元。張-敏實取得工資計算過程:張-敏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計350元(在政府規定的比例內),單位代扣個人所得稅={[(3000-350)-2000]×10%-25}=40元。張-敏實領取工資2610元。李-強實取得報酬計算過程:純凈水公司要到當地地稅部門開勞務報酬發票時,要按報酬數計繳營業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3000×5.55%)計165元,同時要代扣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440元[(3000-800)]×20%,李-強實領取工資2395元。從上述計算分析得知:是否簽訂勞動合同,最終取得的個人收入不一樣。張-敏與李-強在同一單位打工,張-敏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比李-強沒有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同樣的工作量每月多得215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已經認定工傷但發現不存在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20侵權責任法醫療糾紛特征和原則有哪些
2021-02-22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觸犯別人隱私怎么量刑
2021-03-17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1-01-18有規定孩子三周歲內離婚歸媽媽嗎
2021-01-29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城鎮居民醫遼保險可以在網上交嗎
2021-01-07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