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民法通則》第44條的規定,企業法人分立、合并或者有其他重要事項變更,應當向登記機關辦理登記并公告;企業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權利義務由變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擔。《合同法》第90條亦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合并的,由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當事人訂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債權人和債務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合同的權利義務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
(一)依照法律的上述規定,對以下情況下的訴訟主體,可以進行變更:
1.原告或者被告在起訴前已經發生名稱的變更或者發生分立或者合并的,人民法院在起訴階段已經發現的,應當向原告釋明要求其主動變更,重新提交起訴狀。
2.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原告主體情況發生變更的,可以由人民法院直接變更:原告僅僅是名稱變更的,通知原告以變更后的名稱作為其稱謂;原告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的,通知合并或者分立后的企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原告參加訴訟,合并或者分立后的組織不愿參加訴訟的,按原告自動撤回起訴或者上訴處理;原告的主體資格終止的,由權利義務的承繼人作為原告一方當事人參加訴訟,其權利義務承受人不愿作為原告參加訴訟的,則應視為其自動撤訴處理。
3.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主體發生變更的,如果原告未提出變更被告的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主動變更被告一方當事人。被告一方主體資格終止的,原告可以申請變更其權利義務承繼人作為被告,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變更被告。
4.一審裁判作出后,一方當事人提出上訴,在上訴后至二審終結前,當事人的主體情況發生變更的,二審法院不應因此而將案件發回重審,可以直接將變更后的主體作為訴訟當事人。
(二)下列情況下,不存在變更訴訟主體的問題,而應由人民法院分別不同情況作出駁回原告起訴的裁定或者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判決。
1.在民事訴訟開始階段,訴訟當事人的確定是以訴狀為基本依據的,在起訴時,法院會對原告是否適格進行形式上的審查,但是由于這種審查只是程序性的審查而并非實體性的審查,因此與案件沒有實質法律關系的人仍然有可能作為原告而進入訴訟。經過審理階段發現原告與本案不存在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相關案件本應不予受理的,則應作出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而不應通知真正的權利人作為原告參加訴訟。
另外,作為原告一方的主體在起訴前已經不存在的,如企業法人已經辦理了企業法人的注銷登記的,則企業法人的訴訟主體資格消滅,此時,應當駁回行為人以原企業法人名義提起的起訴。
2.在案件起訴階段既不能判斷原告一方主體是否適格,更無法判斷被告一方主體是否適格。即使在案件受理后的實體審理階段亦有可能難以發現。但是如果被告亦是與原告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人時,則其作為被告是不適格的,此時不能要求原告更換適格的被告,因為兩者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訴的范疇,所以此種情況下,也應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
如果經過實體審理,認為被告與原告之間雖然存在利害關系,但是無須向原告承擔實體責任的,也不能追加其他人作為責任主體,而應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另外,對于原告起訴的被告一方當事人在起訴前已經注銷登記的,則被告一方主體實際上不存在,也應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報酬糾紛能否風險代理
2021-01-30女職工懷孕期享受的待遇有哪些
2021-01-04交通事故定責后可以申訴嗎
2020-12-06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承包關系算雇傭關系嗎
2021-02-12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競業限制協議未蓋公章有效嗎
2020-12-10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公眾責任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