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第四十六條第二項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即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據此規定,在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若為用人單位提出解除,用人單位則需支付經濟補償金;若為勞動者提出,則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結合本案李某的情況,其公司在決定關閉的情況下,召開大會宣布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但并不出具書面解除文書,而是要求職工寫書,造成是職工辭職的假象,從而逃避支付經濟補償金。公司這種規避法律、逃避責任的行為是違反律法規的,盡管表面上是李某辭職,但不能掩蓋是公司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事實,故公司應當向李某支付經濟補償金。
除上述情況外,還有哪些情況用人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呢?2008年1月1日施行的《勞動》在《勞動法》的基礎上擴大了經濟補償金的適用范圍,主要包括以下7種情況:1、勞動者因用人單位原因被迫解除勞動合同的;2、用人單位提出動議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3、用人單位非過失性解除的;4、經濟性裁員的;5、勞動合同因期限屆滿而終止的;6、勞動合同因用人單位主體資格喪失而終止的;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在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準上,《勞動合同法》相比《勞動法》也作了進一步的規定:勞動者工作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經濟補償金;除后一種情形外,勞動者每工作一年或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個月工資的標準支付經濟補償金,沒有最高年限的限制;對于高收入者,即勞動者月工資高于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標準支付經濟補償金,且支付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有哪些新內容
2021-01-18擔保法
2020-12-02擔保法對連帶共同保證人追償權的限制
2021-03-18哪些人能享有探望權,探望權有哪些內容
2021-01-08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因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22合同欺詐要怎么賠償
2021-03-19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航班延誤險延誤時間如何計算
2020-11-23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