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競業限制
1、競業限制概念
競業限制是用人單位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權利歸屬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約定的競業限制條款,即:勞動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經營同類業務或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二年。競業限制條款在勞動合同中為延遲生效條款,也就是勞動合同的其他條款法律約束力終結后,該條款開始生效。
2、競業限制分類
依據不同的標準,對競業限制有不同的分類:
根據是否在職,競業限制分為任職期的競業限制與離職競業限制
任職期的競業限制是指,禁止用人單位員工在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任職用人單位同類的營業或從事損害用人單位利益的活動。任職期的競業限制又分為同業競爭之禁止與兼業禁止。同業競爭之禁止,即董事、經理、雇員在任職期間不得為自己或他人經營本用人單位營業范圍內的業務;兼業禁止,即董事、經理、雇員在任職期間不得擔任同類用人單位的無限責任股東、經理、董事或同類合伙用人單位的合伙人。離職競業限制,即董事、經理、雇員在離職后一段時間內,不得利用自己在為前一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掌握的知識、信息、經驗、技能為自己或后一用人單位服務。
根據是否以補償為前提,競業限制分為補償性的競業限制與非補償的競業限制
勞動部在《關于用人單位職工流動若干問題的通知》(勞部發[1996]355號)中規定,“用人單位也可規定掌握商業秘密的職工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超過三年),不得到生產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且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但用人單位應當給予該職工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第24條的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名合同物權法中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14撤銷行政許可需要聽證嗎
2020-12-08民事調解書能查到嗎
2020-11-10有關機構拖欠老人養老金怎么辦
2020-11-20公司合并債權人有何權利
2020-11-13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有錢買房卻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2-10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遺產繼承份額轉賣是怎樣的
2021-02-06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車險購買有哪些誤區
2021-02-05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