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3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約定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王某與該紡織廠簽訂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合法有效的。但是,該協議明確約定,在該紡織廠違約的情形下,該協議就視為已經解除,不再對王某具有約束效力。因此,王某此時在擇業上是自由的,也就不存在違約的情形,該紡織廠要求王某支付2萬元違約金的申訴請求顯然不會得到支持。
具體案情:
2010年5月,王某到某紡織廠擔任銷售經理一職。雙方在簽訂勞動合同的同時,簽訂了競業限制協議,約定王某在離職后2年內不得到本地區其他紡織廠從事銷售業務,該紡織廠在此2年內每月支付王某1500元的經濟補償。如王某違約,應承擔2萬元的違約金,如紡織廠違約,該競業限制協議解除。2012年7月,王某辭職。
2012年12月,該紡織廠以王某到當地另一家紡織公司從事銷售工作為由,將王某訴至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要求王某按照協議約定支付違約金2萬元。經仲裁委審理查明,王某確實于2012年9月到本地另一家紡織公司從事銷售工作,但該紡織廠違約在先,該紡織廠在與王某簽訂競業限制協議之后,沒有按月支付王某經濟補償。
相關法律知識: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九十條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客體是什么
2020-11-20給網賭打工員工怎么量刑
2020-12-11在公司做了三年被辭退如何賠償
2021-01-04申請勞動仲裁年休假可以追溯幾年
2021-01-28公示催告的管轄
2021-01-28什么是侵占罪,與盜竊罪有何不同
2021-02-07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變更的效力
2021-01-03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