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人員自動離職怎么處理
對擅自離職的,以曠工論處。因為未經批準,擅自離職的,或停薪留職期滿后1個月以內,本人既未要求回原單位工作,又未辦理辭職手續的,均屬無故曠工行為,況且曠工時間已夠除名規定的期限,所以可按除名處理。
自動離職、擅自離職的含義是相同的,都是指勞動者不向用人單位打招呼,隨意脫離所在工作崗位和所在單位的行為。這種不辭而別的行為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常常會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用人單位也往往要追究該勞動者的責任。用人單位對擅自離職的職工可按曠工處理,給予除名。按照國家規定,自動離職的勞動者不享受任何待遇。
我國現實條件下員工沒有人事檔案,其可選擇的工作范圍受到很大限制,無法進入國際大企業工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無法辦理社會保險事宜,也無法辦理出國的相關手續,員工非常苦惱。此類人事檔案與員工分離的現象非常之多以致也成為社會問題。
我國事業單位人員分為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和未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兩部分,其中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與單位的勞動關系適用《勞動法》,其辭職條件、辭職程序和辭職糾紛的解決均適用《勞動法》及調整勞動關系的行政法規。目前,大部分事業單位人員,比如學校的教師、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不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部分人員與單位的關系就不適用《勞動法》,其辭職適用國家相關人事管理法規。
依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辭職暫行規定》,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可以提出辭職,并按人事管理權限,向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應從收到辭職申請起三個月內,予以辦理辭職手續,發給辭職證明書,并且按國家關于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的規定,進行人事檔案移交、接轉手續,一般事業單位人員的辭職是沒有實質性的要件的,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可。
工作中遇到任何的法律糾紛都是有可能,這時可以先來律霸網咨詢專業律師得到處理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二手房中介費什么時候交
2020-12-04養子女對生父長時間扶養有繼承權嗎
2020-11-28出車禍能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0-11-10手寫房屋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3-03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2020
2020-12-05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02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老公的“不再打牌”的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7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什么是房產調查
2020-11-29競業限制是先仲裁還是先起訴
2021-03-22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怎么進行
2021-01-08保險公司中需要罰款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12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