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依職權移送管轄能否上訴
法院依職權主動作出的移送管轄裁定,因法院所作裁定并無當事人關于管轄權之意思介入,故此時應賦予當事人救濟權,當事人有權向受移送法院而非移送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但不能直接就法院裁定提起上訴。
移送管轄適用條件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36條規定:“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法院管轄的,應當移送給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于該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據此規定,移送管轄的適用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人民法院已經受理案件。若尚未受理的案件,經審查不歸本法院管轄的,不存在移送管轄問題,應告知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二)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對該案無管轄權。依法享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才有權行使審判權,因此無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無權審理案件。
(三)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依法享有管轄權。這是對移送案件法院的要求,即不得隨意移送,只能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移送。
在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同時,還必須正確理解本條所規定的“不得再自行移送”的含義,才能正確認識和適用移送管轄。所謂不得再自行移送,是指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所作出的移送案件裁定,對接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具有約束力。即受移送案件的法院必須受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再自行移送。如受移送案件的人民法院認為該院依法確無管轄權時,應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這樣規定,既可以避免法院之間相互推諉或者爭奪管轄權,又可以防止拖延訴訟,及時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意見》的規定,案件受理后,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權不受當事人住所地、經常居住地變更的影響。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不得以行政區域變更為由,將案件移送給變更后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判決后的上訴案件和依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重審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再審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再審。實踐中,無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已經對案件進行了實體審理,而當事人又未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可視為當事人放棄了異議權,也可不必移送管轄,由受理案件的法院繼續審理。
法院依職權移送管轄后當事人不能上訴,但是可以提起管轄權異議,因為法院所作裁定并無當事人關于管轄權之意思介入,所以不能上訴,關于移送管轄,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01代持股東是否承擔公司責任風險
2021-01-14兼并重組的債務包括什么
2020-12-05公司不續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和精神病人結婚該怎么辦
2020-12-16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關于農村機動地發包的程序性規定
2020-11-23私人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包括哪些條款
2020-11-12租的土地挖的魚塘被征收,補償款歸誰
2021-02-13征地拆遷補償和戶口有關系么
2020-11-29夫妻戶口不在一起,拆遷時雙方都能享受嗎
2020-12-28征地拆遷中聽證程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0-11-25拆遷安置房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09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協議書該如何正確書寫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