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訂立合同的能力在民事權利能力方面一般不會存在瑕疵,只要其不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范即可。民法中關于民事權利能力的規定屬于強制性規定,不允許基于當事人的意志予以限制或者排除。由于自然人在民事行為能力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自然人訂立合同的能力就有著很大的不同。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和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并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自然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訂立合同的民事活動。十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如果訂立某類合同的民事活動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即應認定其有訂立該類合同的能力。根據現行法律的規定,不滿十周歲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認為其不能親自進行包括訂立所有合同在內的全部民事活動,對此我們并不贊同。外國民法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哪些民事活動通常設有明文規定,我國現行法律對此雖無明文,但也未禁止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進行所有的民事活動,所以我們認為應從實際出發,認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以親自進行某些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細小的民事活動,例如訂立購買價格較低的文具用品和零食的合同,否則就會影響到這些合同的效力,這樣很顯然與實際生活相悖。另外,根據現行法律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一樣,他們親自進行的以接受獎勵、贈與、報酬等為內容的,只對他們有利的民事活動,包括訂立合同,也應認為有效
訂立合同的能力
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權利能力是民事主體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不具有該資格的人不能訂立合同自不待言。民事行為能力是民事主體以自己的行為取得和行使民事權利,承擔和履行民事義務的資格。要求訂立合同的民事主體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法實行意思自治原則,意識能力是民事主體意思自治的必要條件。
由于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的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行為能力的取得、消滅及內容等有著非常大的差別,所以在考察訂立合同的能力時應該區別對待。不具有訂立某些合同能力的人雖然可以成為合同的主體,但是不能根據自己的意志訂立該類合同,如果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該類合同的行為應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如果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該類合同的行為應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如果您還有疑惑,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歡迎您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宅基地可以出租嗎
2021-02-03地役權變動后,當事人是否要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2020-11-18注冊成立公司需由兩個股東嗎
2021-01-31申請先予執行該怎么擔保?
2021-02-08夫妻共同財產一方去世怎么分割
2021-01-19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簽訂住宅購買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0-12-23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