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審理時間過長怎么做
若法院審理案件時間過長,當事人可向相關機構檢舉該法院的延時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zhí)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guī)定
第二條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再延長三個月。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個月。
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十日;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但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
審理第一審船舶碰撞、共同海損案件的期限為一年;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
審理對民事判決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
審理對民事裁定的上訴案件,審理期限為三十日。
對罰款、拘留民事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審理期限為五日。
審理涉外民事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條的規(guī)定,不受上述案件審理期限的限制。
審理涉港、澳、臺的民事案件的期限,參照涉外審理民事案件的規(guī)定辦理。第二十條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將審理案件期限情況作為審判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強對案件審理期限的管理、監(jiān)督和檢查。
第二十一條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審理期限屆滿前的催辦制度。
第二十二條各級人民法院應當建立案件審理期限定期通報制度。對違反訴訟法規(guī)定,超過審理期限或者違反本規(guī)定的情況進行通報。
第二十三條審判人員故意拖延辦案,或者因過失延誤辦案,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五十九條的規(guī)定予以處分。
審判人員故意拖延移送案件材料,或者接受委托送達后,故意拖延不予送達的,參照《人民法院審判紀律處分辦法(試行)》第五十九條的規(guī)定予以處分。
行政訴訟時效怎么算
1、一般性規(guī)定(2015年5月1日前起訴期限尚未屆滿的):
從知道或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2、一般性規(guī)定(2015年5月1日前尚未審結案件的案件):
從應當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3、特殊規(guī)定:
行政機關未告知起訴期限的,起訴期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訴權或者起訴期限之日起計算。
(三個月還是六個月就遵循前面的一般性規(guī)定),但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2年。
4、最長時效的規(guī)定:
起訴期限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內容之日起計算。
對涉及不動產的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20年、其他具體行政行為從作出之日起超過5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交換行政訴訟證據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一條對于案情比較復雜或者證據數量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前向對方出示或者交換證據,并將交換證據的情況記錄在卷。
第三十七條經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在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人民法院對于證據較多或者復雜疑難的案件,應當組織當事人在答辯期屆滿后、開庭審理前交換證據。
第三十八條交換證據的時間可以由當事人協商一致并經人民法院認可,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指定。
人民法院組織當事人交換證據的,交換證據之日舉證期限屆滿。當事人申請延期舉證經人民法院準許的,證據交換日相應順延。
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如果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不足,人民法院有權要求補充證據。但在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向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需要由人民法院收集和調查的證據,主要有兩類:一是原告或者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供了證據線索,但無法自行收集而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二是當事人應當提供而無法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審理: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如果確因突然患病等正當理由沒法到庭,審查證據、認定事實等就難以進行,這將影響人民法院正確裁判,因此,可以延期審理。
2、當事人臨時申請回避。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回避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如果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參加本案的工作,致使案件審理一時無法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可以延期審理。
4、其他應當延期審理的情形。比如,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因妨害民事訴訟而被拘留,不能按期或者繼續(xù)開庭審理等。
人民法院決定延期審理后,對下次開庭審理的日期和地點能夠即時確定的,應當當庭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不能即時確定的,可以在確定以后另行通知。
司法實踐中,發(fā)現是否存在需要延期審理的情況是開庭前準備的重要內容。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沒有到庭的,應將情況及時報告審判長,并由合議庭確定是否需要延期開庭審理或者中止訴訟。決定延期開庭審理的,應當及時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決定中止訴訟的,應當制作裁定書,發(fā)給當事人。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從上面律霸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文章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中對于案件審理中,證據是非常關鍵的,大家一定要收集,保護好相應的一些證據,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給大家減少案件審理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檢驗鑒定時限
2020-12-30打架判刑了還要賠錢嗎
2020-12-19購房人何時可解除購房合同
2020-12-19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崗位變動員工是否要簽字
2021-01-23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工傷和意外險的醫(yī)療費怎么樣賠償
2021-01-22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詳解幾種主要保險免責條款
2020-11-30簽訂保險單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0-11-11如何處理保險代理合同糾紛
2021-02-22林地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2-27集體土地出讓需要村民簽字嗎
2021-01-04自留地轉讓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0公司拆遷補償能分紅嗎
2021-01-13商鋪拆遷補償如何談個好價錢,談判技巧原則有哪些
2020-11-27營業(yè)房拆遷可以獲得哪些補償
2021-02-21申請宅基地資格與流程是什么
2021-01-21婚前房產婚后拆遷所得安置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