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書下來如何申請強制執行
1、受理申請。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規定,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這一規定告訴我們:第一,執行裁決必須經當事人申請,法院不依職權主動執行也不接受仲裁機構的移送執行。第二,由法院強制執行,執行既是法院的權利,又是法院的義務。在我國,只有法院有權實施強制執行措施,這是國家以法律的形式賦予的。但是法院接受當事人的申請后又“應當”執行,因此,強制執行又是法院的義務。當然,所謂應當執行,并不是說法院應當不分具體情況一概執行,經法院審查核實,對具備法定情況的可以不予執行。第三,申請應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法院的強制執行權是法律賦予法院的一項抽象權利,要將其具體化,必須是某一案件與某一特定法院有一定的聯系,并不是任何法院對任何人申請的案件都可以強制執行。民事訴訟法確認了兩種聯系因素,即被申請人的住所地和被申請人的財產所在地。換言之,只有被申請人的住所地或財產所在地的法院才對執行案件享有管轄權;當事人必須在兩者之中選擇其一,其強制執行的申請才能被受理。向兩者之外的其他法院提出的申請都必然要被駁回。
2、執行抗辯。
執行抗辯是指被申請人在對方當事人申請執行后,根據法院規定的事由,向法院提出請求,要求人民法院依法不予執行的行為。仲裁裁決的執行不同于法院判決的執行,作為執行依據的法院判決,為法院終審判決或因當事人未提起上訴而發生效力的判決,而仲裁裁決則不存在上訴權。如果裁決不當,當事人就不能通過行使上訴權來予以糾正。為了充分保護當事人的利益,法院監督仲裁機關依法行使仲裁權,因此,法院規定在執行過程中被申請人的抗辯程序,抗辯的理由即前述當事人申請不予執行的理由。
3、審查。
對仲裁裁決執行的審查,包括兩種情況:一是依職權審查。人民法院受理仲裁裁決執行申請后,應對仲裁裁決的內容是否違反社會公共利益進行審查,此項審查側重于仲裁裁決的內容是否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是否違反黨的政策和社會公德。二是依當事人請求審查,即在被申請人提出執行抗辯的情況下進行審查。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申請人認為仲裁裁決有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六種情形之一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不予執行。上述兩種審查主要有以下區別:
(1)從審查的起動來看,依職權審查是由法院依職權主動進行,無需當事人提出請求,而依當事人請求審查,則必須由被申請人提出請求。
(2)從審查的內容來看,依職權審查主要審查該裁決是否存在法律上禁止性規定,是否違反黨和國家的基本政策,是否違反社會公德,從而判斷該裁決的執行是否違反公共利益,而依當事人請求審查,則主要側重于仲裁裁決是否存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當事人要求法院不予執行的理由是否成立。
(3)依職權審查無須組成合議庭,可由具體承辦人員進行,而依當事人請求審查,則必須組成合議庭進行。
4、作出執行裁定。
在被申請人未進行抗辯的情況下,通過審查,人民法院認為仲裁裁決的執行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應作出不予執行的裁定,否則,應作出執行裁定。在被申請人提出抗辯的情況下,通過合議審查,認為被申請人的抗辯理由成立的,應作出不予執行的裁定,反之,則應作出執行裁定。裁定不予執行的仲裁裁決即視為撤銷,當事人可依仲裁協議重新申請仲裁,亦可向法院起訴。裁定予以執行的,仲裁裁決的執行效力受到承認,并產生強制執行效力。
5、執行前的準備。
準予執行仲裁裁決的裁定作出以后,法院應當做好一些執行準備工作,以保證執行活動的順利進行。
6、采取執行措施。
被申請人在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仍不履行的,執行員可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二章的規定,采取強制措施,強制被申請人履行裁決書規定的義務。
7、執行中止。
在執行過程中發生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由人民法院裁定中止執行。中止的情形消失的,恢復執行。
申請強制執行的應該向誰提出
一般來說,權利人需要申請強制執行的,主要是找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執行。而一些涉外、專利以及海關等的執行案件應該找財產被執行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具體的申請的執行法院安排如下:
1、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2、仲裁機構作出的國內仲裁裁決、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債權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前款案件的級別管轄,參照各地法院受理訴訟案件的級別管轄的規定確定。
3、在國內仲裁過程中,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經仲裁機構提交人民法院的,由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被申請保全的財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裁定并執行。
申請證據保全的,由證據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裁定并執行。
4、在涉外仲裁過程中,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經仲裁機構提交人民法院的,由被申請人住所在地或被申請保全的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并執行。
申請證據保全的,由證據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并執行。
5、專利管理機關依法作出的處理決定和處罰決定,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財產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有權受理專利糾紛案件的中級人民法院執行。
6、國務院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海關依照法律、法規作出的處理決定和處罰決定,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財產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執行。
7、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當事人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申請執行。
當事人向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仲裁書下發后是有執行期限,過了執行期限對方還沒有執行的時候,就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仲裁書下發后對方不按照內容執行需要申請強制執行時,應該要及時請律霸網律師從旁指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事案件司法鑒定怎么進行
2020-12-12農村宅基地村里蓋章有效嗎
2021-01-30出租車乘客受傷由誰賠
2020-11-26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怎樣申請暫停行政處罰決定
2020-12-26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勞務關系是否使用侵權責任法
2020-11-20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人身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0-12-09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快速理賠時間的規定是有哪些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