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行政復議申請書
申請人:xxx,男,漢族,身份證號:住所:海安縣城東鎮xxxx組
被申請人:城東鎮開發區管委會、海安縣城東鎮人民政府法人代表:xxxxx職務:管委會主任(鎮長)被申請人:xxxxx房地產土地造價咨詢評估有限公司注冊估價師:xxxxx,注冊號3220040298xxxxx注冊號3220100147申請人不服被申請人2014年x月xx日作出的《房屋征收(農村集中居住點安置)評估報告單》(報告單編號xxxxx)的評估結果,及拆遷項目組的具體行政行為,現申請復議。
申請復議的要求是:
一、請求撤銷《房屋征收(農村集中居住點安置)評估報告單》(報告單編號xxxxx);
二、請求合法合理裁定拆遷補償方案。
三、請求公布“xxxxx市場項目”征地批文,拆遷許可證明。
事實理由:
1、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拆遷主管機關和拆遷人應履行法定的公告、公布責任;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在發放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同時,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拆遷許可證號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2、《房屋征收(農村集中居住點安置)評估報告單》(報告單編號xxxxxx),2014年xx月xxx日入場評估,4月xxx日該評估報告送達我家;報告單上無評估師簽章和評估單位印章;該報告尚不具合法效力。《縣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海安縣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評估技術細則(試行)的通知》(海政辦發〔2011〕196號)第二十九條: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應當由專職注冊房地產估價師簽字,并加蓋評估機構公章。在評估報告上簽字的注冊房地產估價師和加蓋公章的評估機構,對評估報告的內容和結論負責。
3、根據《縣政府關于印發海安縣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暫行辦法的通知》(海*發〔2011〕77號)第二十六條: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門對評估結果有異議的,應當自收到評估報告之日起10日內,向原評估機構提出書面復核
評估申請,并指出評估報告存在的問題。原評估機構應當自收到書面復核評估申請之日起10日內對評估結果進行復核,并將復核結果書面告知申請人。第二十八條規定: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4、關于加強監督檢查進一步規范征地拆遷行為的通知(2011年3月17日中紀辦﹝2011﹞8號)規定,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作出修訂之前,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要參照新頒布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精神執行。
5、本人對《房屋征收(農村集中居住點安置)評估報告單》(報告單編號石橋-24-001)上所述合法面積、房屋結構等級劃分有異議,評估建安價過低,申請重新復核;對本人家庭副業用房房屋結構等級劃分為簡易1級有異議,評估建安價過低,申請復核。
6、對部分副業用房成新率有異議,“根據房屋成新因素確定表”,按實際情況評定,我家副業用房沒有超出10年。
7、《縣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海安縣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評估技術細則(試行)的通知》(海政辦發〔2011〕196號附件十“裝飾裝修附屬物及其他補償指導價”未列入的養殖業,綜合養殖器具處理因素按市場收購價的20%估價,我家養雞、養兔器具未提及。
8、城東鎮相關項目拆遷辦送達“告知書”,無具體行政實施單位,不能把簽訂協議時間定為5月1至6日,強加于村民。因此,我認為本輪評估不合法,確認的面積與附屬物不能作為裁定的依據,請予重新評估復核,出具新的評估報告,依法開展相關項目拆遷工作。
申請人:
城東鎮相關項目項目負責人簽收:
年月日
行政強拆許可證
現行的制度設計,政府是作為中間人,由拆遷人即開發商向政府申請拆遷許可,獲批后由開發商實施拆遷。而成為拆遷主體的開發商,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往往盡可能壓縮拆遷補償,加快拆遷進度,致使部分地區惡性事件時有發生。而按新條例,政府今后將被推至前臺,開發商、拆遷公司則不能再參與搬遷。
拆遷許可證淡出舞臺,并非說強拆就不存在了。有時強制拆遷是必須的,但前提是為了公共利益,且由人民法院來制約和監督政府,以維持博弈的平衡。也就是說,以后政府不能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要強拆必須先向人民法院申請。理論上,人民法院既非利益主體,相對超脫獨立,執行程序應該更公正。
但這里有兩個問題:一是公共利益的界定。在土地財政當家的情況下,政府能否真正維護公共利益,取決于其能否超越自身利益。如果政府陷于自身利益無法自拔,公共利益只能是鏡花水月。二是,司法是否獨立,人民法院能否不受行政掣肘。而這一點,現實可能不容太過樂觀。
如果說非法強拆乃至暴力拆遷事件,是一座陰森恐怖的大殿,那“行政強拆”就是支撐它的大梁,同時又是一根扎人的刺。如何拆掉這根梁,拔除這根刺,除了理論上的人民法院制衡,司法獨立外,民眾監督也必不可少。
那些披著“公共利益馬甲”的強拆,也總是難逃民眾的火眼金睛。因為對公共利益最有發言權的是公眾。我們要讓利益各方充分表達意見和訴求,通過民主辯論,形成共識。然后按照社會福利、整體收益最大化原則,或者說按照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原則,作出的決策才不偏離公共利益原則。
紛繁的利益格局、多元的利益訴求,可能讓執政者出現行政理性的迷失。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最優的辦法就是對權力的分化和約束。尊重公民權益,應體現為一套公民與政府平等主張權利的制度設計。希望新拆遷條例,能讓我們看到這樣的平等與希望。
拆遷過程中一定要合理合法,手續必須齊全,不能進行強拆;一旦強拆就會引起社會矛盾,導致社會不穩定。強拆的行政復議過程中一定要落實到拆遷的合法性問題。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被辭退補償多少
2021-03-16刑事賠償的賠償范圍
2020-12-02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仲裁協議的獨立原則是如何的
2020-12-15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土地承包的的程序是怎么進行的
2021-01-13出讓土地能建學校嗎
2021-03-13集體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7二手土地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單位用地轉讓需要什么程序
2020-12-04無證面積不等于違建面積,可以主張合理的補償
2020-11-26拆遷公司的人員有拆遷主體資格嗎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