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錯責任原則舉證是怎樣的
適用過錯原則時,一般按照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由原告對被告具有侵權行為、損害事實、侵權行為與損害事實具有因果關系、主觀過錯承擔舉證責任。一旦受害人無法向法院提供符合上述要件的具體證據,在原告提出申請后,法院依職權仍然無法調取足夠的證據證明受害人的上述主張,則應當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對于故意來說,在實踐當中,通過對行為人行為的調查可以認?定行為人是否具有故意的心理狀態,例如,幾個人手拿棍棒毆打受害人致其重傷這一行為本身就足以表明行為人具有故意的心理狀?態,受害人沒有必要就行為人是否故意再承擔舉證責任。另外,在侵權行為人構成刑事犯罪的案件中,基于四個犯罪構成要件的考慮,行為人的主觀方面由公訴機關予以證明。加之我國司法實踐中多采用“先刑后民”的審理原則,一旦在先刑事判決已經認定行為人具有主觀故意或者過失,受害人只需要向法庭提出申請,調取相關刑事判決,即可完成對侵權行為人主觀過錯的舉證責任。
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表現
綜觀合同法分則,涉及過錯問題的有下列幾類:
(1)債務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損害的應當承擔責任。這類合同主要是無償合同,如《合同法》規定的贈與合同、無償保管合同、無償委托合同等。
(2)因債務人過錯造成對方損害的,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例如《合同法》第303條和第320條的規定等。這些條文都明確規定,債務人有過錯才承擔責任,沒有過錯不承擔責任,而且直接出現了“過錯”的字樣。
(3)因債務人過錯造成對方損害,且在合同法的條文中未出現過錯字樣,但在主觀上確實存在過錯的。如《合同法》第374條、第394條的保管合同和倉儲合同中,保管人保管不善即相當于保管人有過錯,故應承擔違約責任。
(4)?因對方過錯造成的損失,違約方可不承擔責任。這種情形主要體現在《合同法》第302條、第311條和第425條等條文中,此條不是以違約方有無過錯作為違約方是否承擔責任的構成條件。而是在這種情形下,法律賦予違約方以抗辯權。違約方可以證明該違約后,果系對方過錯行為所致,而與自己的違約行為無關。嚴格來說,這不是過錯責任原則,只是違約的一種特殊情形。
綜上所述,通過上文的簡單介紹,我們了解到在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時候,按照規定舉證也是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來進行的,此時如果原告方不能有效進行舉證的話,那么最后的判決可能就會對其不利。若你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河道整治拆遷的紅線范圍
2021-03-04連帶責任中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如何計算
2021-01-06怎么限制探望權的時間
2021-03-09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家庭暴力法律新規定
2020-12-16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如何證明員工不愿意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13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藥費嗎
2021-01-1620條與保險有關的高頻法律條文
2020-12-16什么是代位追償權
2021-01-03保險合同的要約形式是什么
2020-12-30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承包經營權行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公司拆遷補償款用現金行嗎
2020-12-27違建,危房,舊房的拆遷都沒有補償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