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不認可原告證據怎么辦
如果被告不認可原告證據的,需要提出反駁,是否認可原告的證據,需要由人民法院依法審查。
民事訴訟證據審查與判斷的方法與技巧
一、巧用證據交換手段,確保庭審質效
一般來說,復雜疑難的民商事案件往往涉及的證據種類,數量較多,如把這些繁多且復雜的證據材料一下全部放置于庭審中“會診”,勢必會增加庭審負擔,進而降低庭審質效,審判法官也很難在有限的庭審時間內對如此繁多的證據材料的真偽及證明力大小作出準確判斷。因此,審判法官如遇到復雜疑難案件,應主動啟動庭前證據交換程序,促使當事人在庭前將其持有的證據予以提供,并通過證據交換、質辯,從而達到了整理和固點訴訟爭點及確認證據證明力的效果,為開展好庭審活動打下堅實基礎,這樣既保障了庭審質效,又提升了法官的司法認證水平。
二、適度引導舉證,明確舉證、查證范圍
由于當事人身份不同,固其文化素養、法律知識、訴訟技能等明顯存在差異。為使當事人特別是弱勢訴訟群體迅速明白訴訟旨意,更好地維好自己權益,審判法官應對弱勢主體的舉證要求適度加以引導,有利于庭審活動的順利展開,既能明朗當事人的舉證范圍,又明晰了法官查證案件事實的審理方向,為正確認定案件事實打下堅實的裁判基礎。
三、規范程序環節,處理好“辯”與“質”的關系
我們知道,質證權與辯論權是當事人在不同訴訟階段中享有的兩種性質不同的訴訟權利,實踐中,當事人易把它們混淆起來,諸如在庭審中,當事人因不懂得訴訟程序的具體規則,有時易把這兩種程序權利混用起來,比如本應談證據的質證意見,反談案件的辯論意見,無意的打亂了庭審程序,降低了質證程序的功能,影響認證效果。為此,審判法官應及時向當事人釋明質證與辯論的區別與要求,應規范約束當事人的訴訟行為,法官在質證程序中應做到“三步”到位:一要做到邊聽;二要做到邊記;三要做到邊思考。法官不僅要聽好,還要善于思量證據的“三性”,為以后的認證做好準備工作。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交通事故不起訴的條件
2020-12-19棚改拆遷后第二套房是否可享受購房補貼
2020-12-13買房貸款辦不成違約怎么辦
2021-03-22工傷認定過期怎么辦,工傷認定超期的后果有哪些
2021-02-01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專利權人請求自己的專利宣告無效可以嗎
2021-02-09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發回重審后還能提管轄權異議嗎
2021-03-13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離婚了房產證還押在銀行如何過戶
2021-03-10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給父母買保險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18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