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業秘密
我國法律上對于當事人用不正當的手段,把原有工作單位的秘密透露給他人,或者是暗中允許他人使用原公司的商業機密,給原公司在財物上或者是品牌上造成了一定的損失,這樣的行為是屬于侵犯商業秘密。侵犯商業機密的行為不但會給原公司帶來直接或者是間接的損失,同時這樣的行為會破壞行業中的良性競爭不利于市場的長久發展,為了維護維護市場的穩定,讓市場有著良好的競爭環境,我國制定了反不正當競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定制本法的目的在于保護社會主義市場的良性競爭,所定制出來的一些規則,這些規格都是保護和鼓勵公平競爭,保護經營者的合法權利,制止行業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只要遵循自愿,公平等原則,這樣的行為是屬于良性競爭,并有利于行業的發展。而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在市場交易的時候,弄虛作假,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干擾市場的良性競爭。
不正當競爭的行為
1. 經營者在經營的過程中擅自使用知名品牌包裝,或者是把自己的包裝向知名品牌的包裝靠攏,讓消費者誤以為自己買到的是知名品牌的產品。
2. 經營者使用他人已經注冊的商標;
3. 經營者使用別人商標或者是名字,讓消費者誤以為購買的是他人的產品;
4. 經營者為了更好的銷售商品,在商品上偽造或者是冒用國家和知名品牌的認證標簽等行為,讓消費者誤以為商品的質量是經過國家的檢驗。
5. 公用企業在經營的時候,不能排除其他的經營者,不得讓他人購買其指定的商品。
6. 政府部門擅自用自己的權利,讓他人購買其指定的商品,排除其他經營者正常的經商行為。
7. 政府部門濫用所屬的行政權利,限制本地的商品進入外省的市場進行銷售,或者限制外省的的商品進入本地市場。
8. 經營者在經營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銷售商品,采用行賄或者是回扣等手段讓他人購買其指定的商品。這樣的行為不但是反不正當競爭法,如果數額較大,是需要按照行賄罪來定罪。
9. 經營者利用網絡廣告等方式,虛假宣傳商品的療效,誤導消費者購買其產品。
10. 經營者不能為了排除其他的競爭者,而讓自己的商品低于成本價進行銷售。
11. 經營者不能憑空編造其他經營者違法的行為,損害競爭者的名譽。
以違法的手段侵犯商業秘密
1. 經營者采用偷盜的方式偷取其他經營者的商業機密;
2. 以威脅和脅迫的方式,恐嚇其他經營者的員工,讓員工把公司的商業機密告訴他人。
3. 經營者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對于合同上所約定的不能告訴他人的商品秘密,而告知他人的行為。
侵犯商業秘密的情形有哪些?
商業秘密保護的對象是什么?
侵犯商業秘密罪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成立如何返還出資
2021-02-05老婆出軌離婚孩子歸誰可以探視嗎,撫養權判定條件
2021-02-17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父親已死能討贍養費嗎
2020-11-28破產債券移送管轄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6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特殊情況遺產如何分配
2021-02-17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跟什么樣的人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3-20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保險法司法解釋三對夫妻保單業務的影響有什么
2021-02-18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土地轉讓合同效力要如何認定
2021-02-19集體土地出租期限是多久
2021-02-02如何在評估程序中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06農村宅基地房產拆遷子女繼承權是怎樣的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