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在看守所如何送達
傳票送達由看守所轉交:
《民事訴訟法》第九十條受送達人被監禁的,通過其所在監所轉交。
受送達人被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通過其所在強制性教育機構轉交。
第九十一條代為轉交的機關、單位收到訴訟文書后,必須立即交受送達人簽收,以在送達回證上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民事被告被羈押如何啟動訴訟程序
一、民事訴訟中案件還沒有立案,被告即被羈押(未委托代理人),民事訴訟還能順利進行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無疑是肯定的。因為我國現行法律并沒有規定,公民涉嫌犯罪羈押,原告就不得行使訴權。法律不禁止的,公民就可以行使,只要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受理條件,公民就可以行使訴訟權利。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因此法院不應該因為被告人被羈押而剝奪公民維護合法權益的權利。
人民法院對原告的有關材料進行審查后,認為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立案受理。在立案受理后,應該查明以下事實,根據不同情況處理:
1、如果刑事案件對民事案件有影響的,等刑事案件裁判后再審理民事案件;
2、如果是由刑事案件引起的民事案件,符合條件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告確因涉嫌犯罪正在羈押的,參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則,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裁定中止本案訴令,這樣更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實,保護原、被告雙方的合法權益。
3、如果刑事案件對民事案件沒有影響的,可以直接審理民事案件,不用等刑事案件的裁判。
二、人民法院能否到看守所、監獄去開庭審理案件?如果因為監獄原因導致被告不能出庭,能否缺席審理呢?
人民法院當然可以到監獄、看守所等羈押場所內開庭,這也可以體現出法院審判工作的便民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民事訴訟,到看守所或監獄開庭就理所當然。
當然,如果被告委托了代理人出庭,也可以不需要到監獄開庭。
另外,被告由于被羈押不能出庭的情況,并不屬于《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的“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因為被告主要是客觀不能為,而不是主觀不想為,法院可以把被告從羈押場所提到法院開庭,也可以在被告被羈押的場所開庭。無論是犯罪嫌疑人還是被判處刑罰的罪犯,其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與其他人是平等的。所以,人民法院不應進行缺席審理,也不能作出缺席判決。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有效避免勞資糾紛
2020-11-11如何討回回購房定金
2020-12-05保證的方式及先訴抗辯權
2020-11-21借款糾紛可否執行股權
2021-03-17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劃撥土地沒房產證怎么過戶
2021-02-26強拆住宅是非法侵入罪嗎
2021-02-12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什么是保險理賠原則
2020-11-30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三)
2021-01-15賓館遇拆遷,被拆遷人如何確定合理的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