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監護人的責任是什么?
1、保護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人擔負有維護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安全,保護他們的姓名權、榮譽權的責任,同時,還擔負有排除來自于各方面的對未成年人的人身權利實施侵害的義務。
2、管理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財產。監護人于監護職責范圍內管理好被監護的未成年人的財產,維護未成年人合法的財產權益。
3、未成年人的父母既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同時,也是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此外,未成年人參加訴訟活動,也應由其監護人代理。在家庭保護中,代理是必不可少的,監護人除具備法定情事外,不得終止代理。(四)代理未成年人行使索賠請求權。
二、法定監護人的相關責任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三十一條,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綜上所述,父母作為法定監護人最主要的就是監護被監護人的安全,其次是被監護人的相關權益,有的被監護人在未成年時獲得的財產也由監護人為其管理,待到被監護人成年后即可將財產交予被監護人。當然,監護人對孩子的成長的身心健康也是要重視的。
施工現場監護人員職責都有哪些?
消防監護人職責是什么?
施工現場的安全監護人員有哪些職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勞動合同,如何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2020-11-18房屋預售合同能抵押嗎
2020-11-1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二
2021-02-12減刑的適用條件
2021-03-24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父母協議單獨贈與兒子的房,兒媳加名字有用嗎
2020-12-09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雇傭關系因疾病死亡怎么辦
2021-01-14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法律對保險合同的變更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6投保財產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1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條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