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委托貸款業務
1法律關系
委托貸款協議涉及三方當事人(委托人、受托人和借款人)及兩個法律關系(委托關系和借款關系)。囿于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委托人在委托合同中的利益要借助貸款人才能實現。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如何確定委托貸款協議糾紛訴訟主體資格》的批復中指出:“在履行委托貸款協議過程中,由于借款人不按期歸還貸款而發生糾紛的,貸款人(受托人)可以借款合同糾紛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貸款人堅持不起訴的,委托人可以委托貸款協議的受托人為被告、以借款人為第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在實踐中,貸款人由于不承擔風險,常常不愿意承擔起訴的責任。厘清委托貸款的法律關系,對于確定案件當事人的訴訟地位、權利歸屬等問題至關重要。
依據中國人民銀行《貸款通則》第7條,委托貸款,系指由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等委托人提供資金,由貸款人(即受托人)根據委托人確定的貸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代為發放、監督使用并協助收回的貸款。貸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續費,不承擔貸款風險。因此,在委托貸款業務中,銀行作為受托人/貸款人,不承擔任何交易風險。
《合同法》關于委托合同的規定為委托貸款法律關系的界定提供了另一個角度。依據《合同法》第402條,受托人以自己的名義,在委托人的授權范圍內與第三人訂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訂立合同時知道受托人與委托人之間的代理關系的,該合同直接約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確切證據證明該合同只約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因此,在三方委托貸款協議項下,借款人明確知曉委托人與受托人/貸款人(銀行)之間的委托關系,委托人有權直接向借款人直接主張權利。
2擔保物權歸屬
在金融借款糾紛案件中,擔保物權對于實現當事人的債權至關重要。委托貸款業務中的借款人為獲得貸款往往向委托人和/或受托人/貸款人(銀行)提供擔保。在實踐中,機器設備、股權等在辦理抵押、質押登記時可以登記在委托人名下,而土地使用權或房屋等不動產往往只能登記在受托人/貸款人(銀行)名下,無法直接登記在委托人名下。因此可能出現受托人/貸款人(銀行)不承擔風險但卻實際登記為抵押權人,而委托人承擔風險卻未登記為抵押權人這樣看似矛盾的情形,從而導致委托人行使抵押權需要受托人/貸款人(銀行)的配合,增加了委托人的負擔。
委托貸款法律關系中,受托人(銀行)僅為居間代理,其代理行為產生的后果應當歸屬于委托人。因借款人明確知曉資金由委托人提供,系委托人委托銀行貸款,而抵押法律關系是為委托貸款資金設定,委托人依法享有全部權利,該權利包括以受托人(銀行)名義設立的全部債權和擔保物權等,并可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借款人主張。最高人民法院在(2012)民二終字第131號案件中也認為:委托貸款是受托人齊魯銀行城西支行以自己名義與**公司簽訂的,在辦理抵押登記時,依據《法人最高額借款抵押合同》將齊魯銀行登記為抵押權人,因該抵押法律關系是為涉案資金設定的,在委托貸款法律關系中,受托人齊魯銀行城西支行僅為居間代理,其代理的行為產生的后果應當歸屬于委托人**公司,……該權利包括以齊魯銀行城西支行名義設立的全部債權和擔保物權等。
3訴訟結構
在實踐中,委托人主張委托貸款法律關系下的權利的訴訟結構主要有三種:
(1)以銀行為共同原告,以借款人為被告;
(2)以銀行、借款人為共同被告,或以銀行為被告,以借款人為第三人;
(3)以銀行為第三人,以借款人為被告。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0)民二終字第8號、(2012)民二終字第131號案件中均支持了以銀行為被告,以借款人為第三人的訴訟結構。我們對北京市各級法院在司法實踐中的做法進行了整理,貸款人完全不參加訴訟的做法在實踐中也有個例,但法院對此持否定態度,如西城區人民法院(2010)宣民初字第9291號案件明確裁定駁回起訴。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在(2016)京02民轄終367號、(2016)京02民轄終344號案件等案例中支持了委托人以借款人、擔保人為被告,銀行為第三人的訴訟結構。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在(2015)四中民(商)初字第00210號、(2015)四中民(商)初字第292號、(2015)四中民(商)初字第211號等案例中也持相同態度。
無論是作為原告、被告還是第三人,受托人/貸款人(銀行)在訴訟中都是必要的共同訴訟參與人。
二保理業務
1法律關系
保理是以應收賬款轉讓為前提的綜合性金融服務。保理合同是指債權人與保理商之間簽訂的,約定將現在或將來的、基于債權人與債務人訂立的銷售商品、提供服務、出租資產等基礎合同所產生的應收賬款債權轉讓給保理商,由保理商向債權人提供融資、銷售分戶賬管理、應收賬款催收、資信調查與評估、信用風險控制及壞賬擔保等至少一項服務的合同。
2案由
保理合同屬于無名合同,目前司法實踐中各地法院對于案由的確定做法不一,主要有5種思路: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合同糾紛、債權轉讓合同糾紛、追償權糾紛。其中主流觀點是把保理合同案件的案由界定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而北京法院主要將保理合同案件的案由界定為合同糾紛。
3常見問題
我國的保理法律制度極不健全,沒有專門或專章法律規定,現行的規定只是行業性和地方性規范。從法律層面看,《合同法》并無專章規定,《民法通則》、《物權法》也無涉及,最高法院也未制定專門的司法解釋指導審判實踐;從行業規范層面看,目前有《中國銀行業保理業務規范》和《中國銀行業保理業務自律公約》;從地方規范層面看,目前僅上海、天津兩地制定了相關規定,但行業規范和地方規范多是行政性規定,缺乏對保理業務法律權利義務的界定和規制。從國際公約和慣例來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規范性文件:第一是由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制定的《國際保理公約》,這是迄今國際保理領域唯一的一部專門性國家公約;第二是屬國際慣例性質的國際保理商聯合會(FCI)制定的《國際保理通則》;第三是由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制定的《國際貿易中的應收賬款轉讓公約》,但我國并未加入上述兩個公約,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只能適用其中的慣例,即《國際保理通則》。
(2)名為保理實為借貸
保理法律關系不同于一般借款關系。保理融資的第一還款來源是債務人支付應收賬款,而非債權人直接歸還保理融資款。保理法律關系也不同于債權轉讓關系,保理商接受債務人依基礎合同支付的應收賬款,在扣除保理融資本息及相關費用后,應將余額返還債權人。
保理商與債權人簽訂的合同名為保理合同,經審查不符合保理合同的構成要件,實為其他法律關系的,應按照實際法律關系處理。
(3)查詢和登記公示
關于應收賬款質押及轉讓業務查詢與登記公示的效力,目前實踐中尚未形成一致的裁判觀點,個別地區先試先行。天津市金融工作局、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天津市商務委員會聯合發布的《關于做好應收賬款質押及轉讓業務登記查詢工作的通知》明確其中所列主體受讓應收賬款時,應當登陸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平臺,對應收賬款的權屬狀況進行查詢,未經查詢的,不構成善意。
(4)違約金
保理合同中往往同時約定保證金、管理費、利息、復利、罰息、違約金等多項費用。實踐中,多地法院均認為合同所約定的違約金是對損害賠償總額的預定,而管理費、利息、復利、罰息在性質上與違約金相同,亦是對損害賠償總額的預定,其目的都是為彌補損失并對違約行為予以懲罰。但各法院對于合同中各類違約金之金額上限認定問題持不同的裁判標準。
4訴訟結構及管轄
在實踐中,保理合同糾紛主要存在如下幾種訴訟結構:
(1)單獨訴債權人,依據保理合同約定確定管轄權。
(2)單獨訴債務人,依據基礎合同約定確定管轄權。
(3)同時訴債權人和債務人,依據保理合同約定確定管轄權。
三融資租賃業務
1法律關系
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1條,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合同法第237條的規定,結合標的物的性質、價值、租金的構成以及當事人的合同權利和義務,對是否構成融資租賃法律關系作出認定。對名為融資租賃合同,但實際不構成融資租賃法律關系的情形,人民法院按其實際構成的法律關系處理。例如:有的合同雖然名為融資租賃合同,但實際上并無實際的租賃物,有的雖有租賃物,但租賃物的價值與租金構成并無直接關聯或差異過大,合同中約定的租金體現的不是租賃物的購買價值及出租人的成本利潤,而是承租人占用資金的利息成本。
2售后回租
關于融資租賃行業實踐中廣泛存在的售后回租交易,存在合同性質是屬于抵押貸款合同還是融資租賃合同的爭議。上述司法解釋對售后回租合同的融資租賃合同性質予以了認可,即承租人將其自有物出賣給出租人,再通過融資租賃合同將租賃物從出租人處租回的,人民法院不應僅以承租人和出賣人系同一人為由認定不構成融資租賃法律關系。
3自物抵押
在租賃期間,出租人享有租賃物的所有權,但租賃物實際為承租人所占用使用,因此,承租人對外轉讓、抵押租賃物以再融資的風險始終客觀存在。實踐中,出租人不得不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來保護其對租賃物的所有權。例如,有的出租人在租賃物的顯著位置做出標識,顯示租賃物的所有權歸屬及租賃屬性,有的出租人在租賃物有明確的抵押登記機關的前提下,通過授權承租人將租賃物抵押給出租人并在登記機關辦理抵押權登記,以避免租賃物被承租人對外轉讓、抵押的風險。但此類行為能否產生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法律后果,仍屬不確定狀態。鑒于此,相關部門也對融資租賃登記查詢工作開始了實踐探索。
4收回租賃物或要求全部未付租金
根據《合同法》第248條的規定,承租人違約,出租人可以要求支付全部租金;也可以解除合同,收回租賃物。但出租人是否可以同時要求支付全部租金和收回租賃物,存有不同認識。從法理上看,支付全部租金的訴訟請求實際上是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僅是要求租金加速到期;而收回租賃物的訴訟請求實際上是要求解除合同,故這兩項請求在本質上是相矛盾的。因此,出租人只能擇一行使。上述司法解釋第21條第1款對此予以明確:出租人同時提出上述兩項訴請的,人民法院應告知其作出選擇。
對出租人請求承租人支付全部租金但未能最終實現時如何進行救濟的問題,司法解釋第21條第2款對此予以明確:出租人訴請全部租金未予清償后,出租人再行起訴請求解除融資租賃合同、收回租賃物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和醉駕的區別以及相應的處罰
2020-11-15不立案就沒有回執嗎
2021-01-20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二審法院發現一審法院裁定有誤如何處理
2021-03-13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重復保險是什么
2021-01-18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3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