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復議法第五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是法律規定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的除外。
行政訴訟與行政復議兩個法律制度的銜接,是由以下兩項法律原則所決定的:一是司法最終解決原則,即行政復議并非終局裁決,行政相對人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仍然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由司法機關決定對所爭議的行政行為作出最終裁決。二是行政復議并非必經階段原則,行政復議的存在主要是考慮效率,而行政訴訟則更具有公正性的裁決。
根據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關已經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在法定行政復議期限內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已經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請行政復議。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機關決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過行政復議期限不作答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決定書之日起或者行政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在申請行政處罰訴訟時,納稅人和代理人要分清哪種行政行為是行政處罰。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一)規定,納稅人對罰款行政處罰不服的事項,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納稅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還有,行政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都是行政處罰。而其他行政行為,如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強制措施;非法要求公民、組織履行義務;拒絕頒發許可證和撫恤金等都不是行政處罰。對于不屬于行政處罰的事項,人民法院不得判決變更。納稅人和代理人應該清楚,行政處罰是否顯失公正,這個爭議點不是合法性問題,而是合理性問題。
行政訴訟法第十七條規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行政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申請人不服涉稅行政復議裁決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在法律或者法規規定的復議期間內不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申請人應當遵守兩個十五日的期間規定。只有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才可以例外。
納稅人和代理人在實際工作中還應注意,稅務行政法律救濟方式中,根據行政強制法的規定,金錢給付義務的滯納金,屬于行政強制執行措施,按照稅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對行政強制執行措施不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無需先申請行政復議,也不需要解繳滯納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資糾紛找什么部門
2020-12-18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有哪些規定
2021-01-13個體戶與個人獨資企業的差異
2021-03-15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工資發兩張卡工傷賠償怎么認定工資
2021-01-12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