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定監護登記機構是哪個?
意定監護登記機構是公證機關,通常情況下不需要登記,但是為了防止糾紛發生,可以到公證機關來登記。在老人尚具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時,可以自主選定監護人,選定的監護人不一定是子女,也可以是其他有民事行為能力并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組織。選定好監護人后,監護人和被監護人簽訂意定監護協議,為了防止以后發生糾紛,建議可以去公證處進行公證。“簽訂意定監護協議后,等老人喪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后,監護人可以代理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這可能會引發一定糾紛,所以建議做好相關公證。
當被監護人喪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之后,協議將正式生效,監護人可以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1、在被監護人尚具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時,自主選定監護人;
2、監護人和被監護人簽訂意定監護協議;
3、雙方去公證機關辦理公證;
4、被監護人喪失完全或部分民事行為能力之后,協議正式生效;
5、監護人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二、法定監護人順序是怎樣的?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現實生活當中,監護人員的選擇他是具有法定和意定的,法定的主要是指父母對子女是擁有監護的權利的,如果說父母雙亡或者是有一些老年人,他們想要自己選擇一些監護人員完全是可以的,但是必須要簽訂相關的監護的協議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單位如何約定勞動合同期限
2020-11-21交通事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7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贍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3-20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0-11-18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什么叫做保險中的責任限額
2020-12-05農村集體土地對外承包合同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0買的安置房要拆遷了怎么辦
2020-11-12戶口寄放在親戚家輪到拆遷有分成嗎
2020-11-30法律不規定拆遷補償標準的具體數額原因是什么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