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勞動合同≠存在欠薪
【案例】
2016年6月11日,劉*萍以公司拖欠其兩個月工資為由,向法院提起了訴訟,依據是自己與公司的勞動合同中,已經約定其月工資為4800元,而公司一直未支付。半個月后,公司提出答辯稱,勞動合同中約定的月工資和沒有向劉*萍發放過工資屬實,原因是劉*萍一直沒有前往公司上班,公司沒有對劉*萍實際用工,因此,劉*萍無權向公司索要工資。鑒于劉*萍未能提供自己已經上班的證據,法院最終駁回了她的訴訟請求。
【點評】
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一方面,發放公司以勞資雙方存在勞動關系為前提,而《勞動合同法》第七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可是,劉*萍未到公司上班,公司自然不存在用工行為,彼此之間不構成勞動關系。另一方面,《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而勞動報酬是勞動者付出體力或腦力勞動所得的對價,體現的是勞動者創造的社會價值。劉*萍沒有付出勞動,也就不能僅憑勞動合同索要工資。
時間差異應由單位舉證
【案例】
2016年7月8日,當閔*萍依約到公司結算自己被拖欠的工資時,發現公司給出的欠薪時間只有三個月計7500元,而自己掌握的是四個月計10000元。面對閔*萍的質疑和查賬請求,公司卻一口拒絕,甚至還明確表示:要么按三個月領回去,要么一分也別想拿。無奈之下,閔*萍只好照辦。后來,她又覺得越來越難以接受。為討個說法,遂在一周后提起了訴訟,要求公司再支付一個月的工資。法院經審理,支持了閔*萍的訴訟請求。
【點評】
閔*萍的請求應獲支持。《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規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五條也指出:“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于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表明:“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并保存兩年以上備查。”正因為公司負有舉證義務卻拒不提供賬目,所以,公司只能敗訴。
標準不明實行同工同酬
【案例】
鄧*娜入職到公司時,雖然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但沒有明確工資標準。時至2016年9月7日,因公司自鄧*娜上班以來連續兩個月未發工資,鄧*娜提出了辭職并要求結清工資。在工作中,鄧*娜與公司相同崗位員工一樣付出了勞動、取得了同樣的工作業績,可公司只同意按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向鄧*娜支付工資。性格剛烈的鄧*娜不答應,雙方引發了仲裁和訴訟。
【點評】
公司的做法是錯誤的。《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也指出:“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準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在有工作崗位、工作內容一樣的員工作比較,鄧*娜的工作量、工作業績與同事相同的情況下,公司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向鄧*娜發放工資,顯然與法律規定相違背。
工資單是最直接的證據
【案例】
梁*惠入職到一家公司時,口頭約定月工資為3600元。此后,公司每月以工資單的形式,為她發放了7個月工資。2015年10-12月,公司由于虧損拖欠梁*惠三個月工資。2016年9月15日,公司經濟狀況好轉,當她根據公司通知領取欠薪時,發現是按2400元/月發放的。梁*惠當即提出金額有誤,而公司表示當時口頭約定的就是這個數。梁*惠拿出以往的工資單證明自己的說法,公司則說以前那樣發是弄錯了。因此,不同意梁*惠的“加薪”要求。
【點評】
梁*惠可以把工資單作為確定自己工資標準的最直接的證據。工資單是用人單位發放給員工查詢工資明細的憑證。《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規定:“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即發放工資單,不僅是員工的權利,也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這樣做,不但能夠保證員工行使知情權和監督權,而且能直接證明員工工作期間享受的工資待遇,同時,它也是仲裁部門及司法部門認定事實的重要依據。在公司已經按照3600元/月向梁*惠發放工資達7個月之久,此前雙方均未提出異議的情況下,公司僅憑一句“以前弄錯了”,是不能否定工資單中所記載的內容的。
什么證據都沒有怎么辦
【案例】
2016年10月9日,劉-麗香基于公司自其上班3個月來一直未發過工資,再次向公司提出了結算工資的請求。豈料,公司卻一反常態,不僅未再讓她等些日子,而且一口否認劉-麗香是公司員工。既沒有與公司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也沒有工資支付憑證的劉-麗香感到很為難。由于公司沒有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也沒有為她繳納各項社會保險,劉-麗香感慨:難道公司真的能讓我說來就來,說走就走,而且一分錢不給嗎?
【點評】
劉-麗香可通過其他方式救濟。因為《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第二條則進一步指出,可以參照下列憑證:“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考勤記錄;證人證言等。因此,只要劉-麗香找到其中任何一項證據,就可以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在其付出勞動的情況下就能夠獲得相應的報酬。(以上文中均為化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
2020-12-18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緊急措施有哪些
2020-11-15如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
2021-02-08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車禍哪些費用保險公司可以賠償
2021-02-06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法律對交強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16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2021-02-16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房屋拆遷補償是按人頭還是按面積
2021-02-12南京拆遷安置房申請條件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