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二條之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案范圍包括:
(1)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
(3)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4)法律、法規規定應當依照本條例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隨后,1993年9月23曰勞動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若干問題的解釋(勞部發(1993]244號)又對以上受理范圍中所涉及的一些問題作了具體解釋:(1)《條例》第2條第(1)項中的“辭退職工”既包括因違紀被企業辭退的職工,也包括國家和地方勞動法規規定的因其他原因予以辭退的職工。如《國有企業富余職工安置規定》(國務院令第111號)第14條規定的對企業富余人員的正常辭退。(2)《條例》第2條第(2)項中的“工資”是指按照國家統計局規定應統計在職工工資總額中的各種勞動報酬,包括標準工資;有規定標準的各種獎金、津貼和補貼。“保險”是指社會保險,包括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待業保險;養老保險和病假待遇、死亡喪葬撫恤等社會保險待遇。福利,是指用人單位用于補助職工及其家屬和舉辦集體福利事業的費用,包括集體福利費、職工上下班交通補助費、探親路費、取暖補貼、生活困難補助費等。“培訓”是指職工在職期間(含轉崗)的職業技術培訓,包括在各類專業學校(職業技術學校、職工學校、技工學校、高等院校等)和各種職業技術培訓班、進修班的培訓及與其相關的培訓合同、培訓費用等。勞動保護,是指為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獲得適宜的勞動條件而采取的各項保護措施,包括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休假制度的規定,各項保障勞動安全與衛生的措施,女職工的勞動保護規定,未成年人的勞動保護規定等。(3)《條例》第2條第(2)項中所說的“規定”包括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4)《條例》第2條第(3)項中規定的“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具體包括因執行、變更、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5)《條例》第2條中的“職工”是指按照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的規定,依琺與企業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包括企業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人以及外籍員工等主體人員。另外,勞動部《關于勞動爭議仲裁工作幾個問題的通知》(勞部發[1995]38號)規定,勞動爭議受案范圍還應包括下列內容:(1)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各類人員之間發生的勞動爭議。(2)因認定無效勞動合同,特定條件下訂立勞動合同、職工流動、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經濟補償和賠償等發生的爭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有哪些程序
2021-01-25駕駛證十年到期多久需要再換
2021-03-11審判監督程序與再審的區別
2021-03-12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滿足什么條件才會注冊倉單
2021-02-02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員工簽訂七天無工資試用期是否合法
2021-01-12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網上意外保險理賠流程
2021-03-24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呢
2021-03-03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土地承包與土地流轉有什么不同嗎
2021-03-19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土地流轉協議合同怎么寫
2020-11-16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原因在哪里
2020-11-22廬江縣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有哪些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