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審理方式
(一)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仲裁庭可以按照其認為適當的方式審理案件。在任何情形下,仲裁庭均應公平和公正地行事,給予各方當事人陳述與辯論的合理機會。
(二)仲裁庭應當開庭審理案件,但經雙方當事人申請或者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仲裁庭也認為不必開庭審理的,仲裁庭可以只依據書面文件進行審理。
(三)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仲裁庭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采用詢問式或辯論式審理案件。
(四)仲裁庭可以在其認為適當的地點或以其認為適當的方式進行合議。
(五)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仲裁庭認為必要時可以發布程序指令、發出問題單、舉行庭前會議、召開預備庭、制作審理范圍書等。
第二條開庭通知
(一)仲裁案件第一次開庭審理的日期,經仲裁庭決定后,由秘書局于開庭前20天通知雙方當事人。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請求延期開庭,但必須在開庭前10天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庭提出;是否延期,由仲裁庭決定。
(二)第一次開庭審理后的開庭審理日期及延期后開庭審理日期的通知,不受第(一)款中20天的限制。
第三條仲裁地
(一)雙方當事人書面約定仲裁地的,從其約定。
(二)如果當事人對仲裁地未作約定,仲裁委員會或其分會所在地為仲裁地。
(三)仲裁裁決應視為在仲裁地作出。
第四條開庭地點
(一)當事人約定了開庭地點的,仲裁案件的開庭審理應當在約定的地點進行,但出現本規則第六十九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除外。
(二)除非當事人另有約定,由仲裁委員會受理的案件應當在北京開庭審理;如仲裁庭認為必要,經仲裁委員會秘書長同意,也可以在其他地點開庭審理。由仲裁委員會分會受理的案件應當在該分會所在地開庭審理;如仲裁庭認為必要,經該分會秘書長同意,也可以在其他地點開庭審理。
第五條保密
(一)仲裁庭審理案件不公開進行。如果雙方當事人要求公開審理,由仲裁庭作出是否公開審理的決定。
(二)不公開審理的案件,雙方當事人及其仲裁代理人、證人、翻譯、仲裁員、仲裁庭咨詢的專家和指定的鑒定人、仲裁委員會秘書局的有關人員,均不得對外界透露案件實體和程序的有關情況。
以上是對仲裁審理的問題所做出的介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貸還不上如何處理
2020-11-18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能免除保證義務嗎
2021-02-11行政許可的監督與責任
2021-03-05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已判刑事犯罪民事調解書還有效嗎
2021-03-16貨品合同乙方中途終止怎么賠償
2020-11-12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保險公司采用哪些方法評估賠款準備金
2021-03-21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