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父母幫忙和戀人雙方聯名貸款付清了婚房的首付,現在夫妻面臨離婚問題,打算把房子賣掉。房屋出售款有母親的份嗎?其實,婚前,母親為女兒購置新房,在法律上這種行為屬于贈與,《婚姻法》有明文規定。當事人在結婚前,父母出資購房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案情
由于自己也在償還銀行貸款,顏女士的丈夫不愿意放棄對房子的權利,而顏女士也以房產證上只有自己的名字為由,不愿意與丈夫分割房產。除聯名按揭買房外,顏女士母親的出資也是雙方爭論的焦點。在顏女士看來,母親的出資是針對自己,如果對方跟自己平分房產,似乎對母親有失公允。
婚后財產歸雙方共有
是不是房產證上顯示是誰的名字,房子就歸誰所有呢?事實上并非如此。房產律師告訴記者,房產的歸屬情況婚前、婚后大不同。婚前各自的財產歸個人所有,婚后取得的財產屬于夫妻共同所有,兩個人另外有合同約定的除外。
律師分析
對于父母出資為子女購房,稱為法律上的贈與行為。《婚姻法》有明文規定。當事人在結婚前,父母出資購房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購買的房子當屬共同財產,除此之外,雙方的工資、獎金收益,生產、經營所得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以及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等都屬共同財產之列。
就顏女士而言,該套房產是兩人結婚之后購買,除非兩人之間關于房屋產權有明確規定,否則應該視為夫妻雙方共同所有。房屋出售之后所得收益,應該由顏女士和丈夫兩人平分。
顏女士母親的出資行為發生在兩人結婚后,應視為對顏女士夫婦兩人的贈與,而非顏女士個人。按照法律規定,婚后財產屬于夫妻雙方共同所有。盡管房產證上只顯示了顏女士一個人的名字,但并不表示這是顏女士的個人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對象是誰
2021-02-16單位集資房滿2年可以出售嗎
2021-02-20發明專利申報步驟是什么
2021-03-20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
2021-01-27拿別人銀行卡取錢算盜竊嗎
2020-11-12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9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車禍人傷保險賠償流程是什么
2020-12-27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投保人應該履行什么義務
2020-12-23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保險公司依據格式條款拒賠無效嗎
2021-02-21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中國的保險法律制度
2020-12-24論保險表見代理
2020-12-22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