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的共同財產包括哪些?
夫妻共同財產是指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現代社會,夫妻共同財產逐漸呈現新的特點,主要有:①共同財產的種類日益增多,除了以往單純的金錢和常見的家具、電器、首飾等實物以外,股票、債券、房產、經營權、知識產權等有形、無形財產不斷涌現。②共同財產的數額增大。以往的離婚案件,夫妻共同財產只涉及到一些簡單的家具和日常用品,只使用簡易程序處理即可。但是隨著共同財產種類的增多,許多離婚案件因共同財產涉及的數額巨大,只能適用普通程序,增加了分割難度。③夫妻共同財產的舉證、取證更難,轉移、隱匿財產的情況越來越多。許多當事人在離婚訴訟之前就處理相關財產,甚至偽造借條,導致在分割共同財產時,財產沒多少,共同債務反而增加。④法律規定滯后,處理起來難度增大。婚姻法以及相關解釋雖然規定了夫妻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但是只是原則上的規定,具體沒有細化的規定。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17條和婚姻法解釋二的規定,夫妻的共同財產主要包括:
1.工資、獎金;
2.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不包括明確只屬于夫妻一方的贈與或繼承;
5.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根據相關的司法解釋,主要有幾個方面:①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于公司或企業所得收益。如果投資享有的收益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則對該公司或企業經營所得利潤例如股權分紅等,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②一方以個人房產出租的。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租金一般認定為共同共有。③其它情況。具體實踐中,法院一般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對各種形式的個人財產婚后收益是基于財產的自身增值還是基于夫妻共同行為產生具體加以判定,前者原則是為個人所有,后者則為共同共有。
6.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7.夫妻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上述財產屬于法定的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沒有特別約定的,應當依法予以分割。
實際生活中,因夫妻生活的共同性,一般都對共同財產不是很明確,在離婚時,往往造成一方轉移或隱匿所得收入,而對方無法知曉或追查,導致在分割時無法平等均分。因此,律師建議在日常生活中,最好共建夫妻共同賬戶,一方特別是經濟實力弱勢一方,應當對夫妻共同收入情況了解清楚或有記賬記錄等,當提起離婚訴訟時,在立案的同時,為了防止對方轉移或隱匿財產,可以同時申請財產保全,以有利于訴訟程序結束后的分割執行。
二、個人所有的財產有哪些?
1.個人所有的財產是指夫妻一方的財產,包括夫妻一方在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和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按照法律規定屬于夫妻一方并排斥共有的財產,在離婚時,不予分割。婚姻法第十八條對此予以規定,包括:
1.一方的婚前財產。該部分財產與結婚行為無關。根據婚姻法解釋一第十九條規定,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結婚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約定的除外。
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身體權是人格權的一種,與個人的人身密不可分。如果將這一部分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于情于理不合。比如說傷殘賠償金,根據《最高院關于人身損害賠償若干問題司法解釋》第二十五規定,傷殘賠償金計算標準是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自定殘之日起計算二十年。如此可以看出,傷殘賠償金本來就包含在未來時間的補償費用,如果將其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一旦解除婚姻關系,對方分走二分之一的賠償金,顯然不公平。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所有的財產。我國《繼承法》第十六條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數人繼承。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如果遺囑或者贈與合同符合法定要件,合法有效,則形成個人財產。
4.軍人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藥生活補助費。
5.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實踐中一般為個人生活的專屬用品,例如化妝品、衣服、洗漱用品等。
6.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以個人財產儲蓄所得利息以及購買債券所得利息,對此是否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爭論不一,有三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根據物權法相關規定,從物隨主物,因為利息屬于本金產生的孳息,是從物,而本金屬于婚前財產,從而孳息應當屬于原物所有人,故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第二種觀點認為,婚姻法有明確的規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屬于夫妻共同所有,孳息雖然是從物,但是實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而且許多孳息是婚后付出勞動才能取得,如存款利息的存取等勞動,所以,應當認定為共同財產。第三種觀點認為,婚后所得孳息應區分不同情況處理,對存款利息、債券增值等婚后完全未付出勞動的,應認定為婚前財產,而對婚后付出勞動的孳息,經炒作后則增值的債券、股票等則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律師傾向于第三種意見,對該問題的處理應當區別對待,應以是否付出勞動為標準,衡量婚前或婚后財產。
7.其它應當歸一方所有的財產。
三、分割得方法和原則
夫妻離婚時,只分割共同財產,如有約定且約定不違反法律規定,按照約定分割共同共有財產。如無約定,除卻法定屬于個人所有的財產,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均等分割,同時由法院根據財產情況,照顧子女和婦女權益的原則分配。對于在離婚時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對于有上述行為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四、司法實踐中關于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得具體闡述
離婚不僅是夫妻法律關系的解除,也是雙方財產關系的解除。因為夫妻關系是所有社會關系中最為密切的一種,在共同生活的過程中,財產往往很難分清楚。因此,離婚時夫妻財產分割往往是離婚訴訟的焦點。結合法律規定,本律師就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中常見的問題總結分述如下:
(一)房產的分割
房產作為特定的不動產,是每個家庭財產中的重中之重。特別是當今社會,房子做為個人居住的必要條件,也作為市場經濟投資的熱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購買房子、裝修房子往往會耗費一個家庭的所有積蓄,同時房貸的問題也成為房奴的心頭肉和骨中刺。因此,離婚時房產的分割問題往往是當事人關注的焦點問題。生活中常見的房產分割包括:
1.一方婚前支付了全部房款,并取得了產權證
此種情況下法律關系比較簡單,根據物權法規定,該房產屬于婚前個人財產,離婚時房屋增值部分及虧損屬于房屋產權人,如另一方有參與該房子的裝修等支出,構成對該房產的舔附價值,對于裝修款,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楊-帆是一家外企工作人員,工資豐厚,2004以個人資產在北京購買房產一處,當時市值40萬元左右,并辦理了產權證。2006年,經人介紹認識了向-云,不久二人結為夫婦,隨著北京房地產市場的升溫,楊-帆的房子也升值了很多。2009年,楊-帆覺得與向-云沒有共同語言,互不關心,感情已無法挽回,遂向法院起訴離婚。此時,楊-帆的房子已經升值到120萬左右。向-云對解除婚姻關系沒有異議,但是認為房屋升值部分即80萬們應當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楊-帆則認為該房產是婚前個人財產,婚后仍歸自己所有,因此不同意分割。
法院審理后認為該房產是楊-帆婚前個人財產,不因結婚行為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兩人結婚后,并未就該房產的產權達成新的約定,因此,房產仍然屬于楊-帆個人所有,其增值部分向-云無權分割。
2.一方婚前以按揭貸款形式支付了全部房款,并取得了產權證,婚后繼續還貸的房產
此種情況下該房產屬于婚前個人財產,但房產共同還貸部分,應視為向銀行的借款,為買房人一方的個人債務。無論婚后個人還貸還是共同還貸,都是夫妻的共同權益的支出,還貸的部分中含對方一半權益的,離婚時一方要返還給對方。如果能證實還貸資金來源于婚前財產或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關于房屋增值部分,各地判定不一,如果房產增值是純自然的原因,與共同還貸或兩人的共同勞務無關,則共同還貸一方無權要求分割增值部分收益。
3.一方婚前按揭貸款支付了所有房款,婚后取得產權證,婚后繼續還貸的房產的歸屬問題。
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也是我們處理離婚案件中涉及到房產比較多的情況。
此情形其實就是產權證取得與房產產權權屬有無關系的問題。目前婚姻法對此沒有明確規定。但我們認為產權證雖然是物權憑證,是證明房產權屬關系的法定憑證,但并不意味著婚后取得房產證就是婚后房產,因為房屋所有權是在簽訂購房協議時即確定下來,房產登記只是國家為了便于管理,使物權能夠具有公信公示力而進行的行政行為。該房財產權益在婚前簽訂合同后就已經取得,取得房產證的結果也是婚前訂立合同及付款行為所致,所以此情形也應視為婚前個人財產。
4.婚后出資包括貸款購買的房產
這種情形,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明確產權,不論房產證是一方還是雙方的名字,均為夫妻共同財產。也有夫妻將孩子的名字加在產權證上的,分割時要保留孩子的份額。
第二步,明確產值,即按市場現價計算,雙方可協商確認,協商不成的,到法院起訴一般有兩種解決方法,一是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采取競價,房屋由出價高的一方取得,并補給另一方房屋價值一半,如果一方不同意競價,則采取第二種方式,即委托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由取得房屋一方補給另一方評估價值的一半。
第三步,分割財產,即分割權益和債務,如果涉及貸款,則先扣除該貸款部分,分割后由取得房產產權的一方繼續承擔未還貸部分的本金和利息。
5.離婚時,婚前由夫妻一方承租或父母承租,婚后以夫妻共同財產購買為產權的公房
此種情況下該房產為夫妻共同所有。由于公房使用權可通過承租權轉讓的方式上市交易,具有一定的交換價值,因此在分割該房產時應考慮一方承租時的使用價值。根據公房使用權取得方式可分為以下二種情況: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是基于福利政策分配取得,婚后以共同財產購買為產權的,可不考慮原公房使用權的交換價值的單獨歸屬問題。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房使用權,是其以個人財產支付對價取得的,婚后又以共同財產購買產權的,分割時,應當將取得原公房使用權時所支付對價部分,確定為一方所有,扣除后的房產價值按共同財產分割。
6.父母為子女結婚所給付的購房款,是否構成對子女的贈與。
此種情形下,一般房產證的都會登記在子女的名下,在發生糾紛時,特別是子女涉及到離婚時,如何認定該房屋的性質成為一個焦點問題。這里也可以舉一個案例。
高-洋是留洋博士,2006年在歸國后,偶然情況下重遇大學同學李-霞,二人在各方面撮合下,終于情定北京,二人于2006年11月在北京結婚登記。婚后,高-洋回國定居工作,二人居住在北京朝陽區的房子里,該房子購買于婚前,婚后取得的房產證是登記在高-洋名下,李-霞對此一直以為是高-洋自己的房子。婚后,因為高-洋不適應國內的居住和工作環境,整天抱怨這不環保,那不先進,感覺似乎是是婚姻拉低了他的生活質量。兩人也經常為生活瑣事發生爭吵。終于,兩人在2008年5月協議離婚。在分割共同財產方面,高-洋自愿把北京的房產留給李-霞。隨后,高-洋就辦理了出國手續。
2008年底,高-洋的父母到北京看望二人,才發現二人已經離婚,當他們知道高-洋把房子留給了李-霞,二老非常生氣,因為該房子是二老于2005年出資購買,因為想著繼承過戶的費用手續問題,就直接把房子登記在兒子高-洋的名下,二老認為高-洋未經父母同意,擅自將房子處理給女方,侵害了二老的合法財產權益,在與李-霞協商不成的情況下,二老只好將高-洋和李-霞一起起訴至法院,要求法院確認高、李離婚協議中關于房產的約定無效,要求返還。庭審中,高-洋委托律師出庭,認可購房款確實系父母出資。其在離婚協議時并不知道相關的法律規定,并不知道自己無權處分父母的房產。而李-霞答辯說父母給高-洋購買的房子屬于贈與,且房產證在婚后取得,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高-洋有權處分該房產,故不同意返還。
法院審理后認為,高-洋的父母以高-洋的名義簽訂購房合同,則高-洋即為房產購買人,至于購房款的支付,是另一法律關系,且交款收據和產權證都能證明高-洋是權利人,可以認定是父母對高-洋的贈與,屬于高-洋的個人財產,因此,高-洋有權處理該房產,所以離婚協議約定有效。判決駁回高-洋父母的起訴,房產判歸李-霞所有。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父母實際出資時,在沒有明確的意思表示下,也沒有證據證明出資性質的前提下,推定為贈與。如果有證據證明父母與當事人之間是借貸關系,則不能適用該條規定。且此證據應當是在當事人離婚訴訟前形成的。一般在實踐中,只出具借條并不能完全證明,此外法院一般要求出具打款記錄等資金線索,追查出資及其性質是否真實,在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后才會對相關事實予以認定。
根據《最高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第二十二條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實踐中,父母出資購買房產登記在出資人自己子女名下的,從常理出發,可以認定為向自己子女乙方的贈與,可以認定房產為個人所有,若房產證登記在出資人子女的配偶名下的,除非當事人能證明父母出資時有書面的聲明為該贈與是歸出資人子女個人所有,一般應認定為向雙方的贈與。
綜上所述,實際生活中,一方在婚前擁有一處或幾處的房子較為常見,婚后用共同財產償還婚前房貸的情況也較為普遍。如果能采用婚前夫妻財產協議書或者婚內夫妻財產協議明示房產的歸屬最好。但是實際生活中采用這種方法的很少。
為了避免發生不必要的紛爭,律師根據實踐經驗建議:
一、購房時應盡量采用轉帳的方式支付,這樣可以從銀行查明資金來源,避免因現金交易而產生的無法說明資金的來源以及資金的使用價值無法說明或舉證的困難
二、要慎重保存婚前購房的買賣合同的原件及付款發票。以備日后在訴訟過程舉證主張相關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章浩然律師,男,28歲,法學本科學歷, 現執業于湖南岳州律師事務所(湖南省優秀律師事務所)。訴訟類業務:曾處理過多起合同類糾紛、侵權糾紛、婚姻家庭糾紛、勞動糾紛、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等案件。法律顧問業務:曾為岳陽市南湖新區管理委員會、岳陽市公安局、華能湖南岳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湖南省煙草公司岳陽市公司、岳陽市湖濱街道辦、岳陽市岳陽樓區華生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岳陽樓區普瑞緹醫療美容門診部等多家政府、企業提供法律顧問服務。執業以來,一直堅持"先做人,再做事,然后再做律師"的服務理念,誠實守信、勤勉守則,竭力為當事人提供專業、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股權被上市公司收購了還能再上市嗎
2021-01-20被情感咨詢騙了幾千元怎么維權
2020-11-30中外合資商業銀行適用商業銀行法嗎
2021-02-21規范的保密條款需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4公安機關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有哪些
2021-03-05鄰居住改商噪音擾民,其他業主如何維權
2021-02-27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退婚彩禮應該怎么處理
2020-11-23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勞動報酬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26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04單位強制換崗怎么辦
2020-11-26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