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的內容有哪些?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過失性辭退)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 無過失性辭退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二、用人單位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 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動法》是專門為了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而所制定的憲法,對于此法條中不同的內容所涉及到的情形就會不一樣,但不管是誰違反了《勞動法》的條款,那么都需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所以,《勞動法》是需要由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來進行遵守的。
最新勞動法辭退補償規定
勞動法辭退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變更協議
2020-11-30不批捕起訴的幾率大嗎
2021-03-01農村“空掛戶”新政策:滿足這些條件,土地征收有補償!
2020-12-20試用期是否計入勞動合同期
2021-01-09涉外離婚訴訟費多少錢
2021-02-25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中的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是什么
2021-01-01出了交通事故,有責任認定書會扣分嗎
2021-02-20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理解與應用
2021-01-03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保險業內涉及非法集資的應該怎樣處理
2020-12-10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拆遷補償協議在哪有備案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