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訴人必須是勞動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即用人單位或勞動者。
起訴是與勞動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勞動爭議當事人的權利,因此,相互形成勞動法律關系的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行政和勞動者,都可以作為起訴人提起勞動糾紛訴訟。勞動者在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相一致時,由勞動者個人作為當事人一方參加訴訟。當事人因故不能起訴的,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為起訴。其他人員則無權起訴。
二、必須有明確的被告。
勞動爭議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必須明確被訴人即對方當事人。如果原告不知道是誰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則會出現無人應訴的情況,也無法進行訴訟,人民法院也無從審理。在明確勞動爭議訴訟被告的同時,應當指出,原告不得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行政部門作為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被告或第三人。這主要是由于他們不具有勞動爭議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
三、必須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具體的訴訟請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提起訴訟所要求解決問題。它包括以下三種:一是給付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認定原告的請求權,責令對方履行義務,如給付工資、、資金等;二是確認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或不存在某種實體法律關系,如確認關系有效或無效,確認職工與企業存在的勞動關系,企業不得開除、除名、辭退等;三是變更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改變或消滅當事人之間原有的勞動法律關系,如改變勞動合同的內容,勞動關系等。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要有事實根據,包括勞動爭議是如何發生的、爭議的內容等,還包括勞動爭議的證據事實,即能證明勞動爭議案件的一切材料。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四、必須經勞動爭議仲裁機關仲裁。
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不能就勞動爭議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只有先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后,不服仲裁裁決的,才有權起訴。如果當事人就勞動爭議問題在仲裁機關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并已發生法效力,當事人也無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五、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時效期限內提起訴訟。
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當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超過期限的,一般不予受理。如果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逾期的,則應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予以說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合同協議書怎樣寫
2021-03-14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交通事故自己車輛受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1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成立
2021-02-11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保險公司的押金會退還嗎
2021-01-14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人壽保險受益人包含有哪些
2021-01-0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