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失誤造成50萬損失需要賠償嗎?
工作失誤造成50萬損失需要賠償,需要根據雙方的合約確定,沒有過錯的可以不用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勞動者因工作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賠償損失。另外,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二、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版。權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另外,對于用人單位克扣工資進行賠償的,可以按照《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三條也規定:用人單位克扣或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以及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除在規定的時間內全額支付勞動者工資報酬外,還需支付相當于工資報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經濟補償金。
國家對用人單位克扣或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的行為的行政處罰規定已相當明確,但用人單位克扣或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報酬的事情還是屢有發生。面對各種形式的侵權行為,勞動者該怎樣來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九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資支付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可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勞動法》第八十二條也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以上就是勞動者的責任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的賠償處理情況,對于相關事項的處理和認定,應當嚴格基于實際的工作情況而定,用人單位可以根據實際的損失來進行清算處理,并依據上述法律規定,根據責任認定情況來協商要求賠償。
簽訂免責條款失誤怎么辦
不勝任工作解除勞動合同是否需要賠償?
沒有工作的人能否要求誤工費的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企業內部集資是否是勞動糾紛
2021-03-03農村宅基地村里蓋章有效嗎
2021-01-30公司單方面發離職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0近親屬是否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2021-03-14拾得人拾得遺失物能向遺失物丟失人請求報酬嗎
2021-03-07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07離婚后還有哪些民事權利和義務
2021-02-07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入職半天就走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5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競業限制補償金比例是什么,競業限制補償金有什么規定
2021-02-20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當心!保險代理人的五句話
2020-12-28殘廢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