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孕婦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標準是什么?
孕婦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單位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單位和孕婦解除勞動合同的,且孕婦職工不存在過錯情形的,屬于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單位需要支付雙倍的經濟補償金作為賠償金。如果是孕婦職工存在過錯情形的,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且不支付賠償或經濟補償。
二、因孕期被解除勞動合同發生糾紛的處理
實踐中因孕期被解除勞動合同發生糾紛,該如何進行處理?下面分三種情況進行分析:
1、如果被辭退員工不同意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可主張要求繼續履行合同,并可主張用人單位賠償勞動合同解除日至恢復日之間的工資損失。其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2、如果被辭退員工不要求繼續履行合同而只是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在這種情況下,司法實踐中視為由用人單位提出,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其理論基礎是既然勞動者僅僅要求經濟補償,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則推定為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無異議,因此屬于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勞動者可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準發給經濟補償金。
3、勞動者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而是要求用人單位賠償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至哺乳期滿的工資可否獲得支持?我認為,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提出此請求是不應當獲得支持的。理由如下:首先,勞動者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僅僅是要求經濟賠償,可視為勞動者對解除合同無異議,接受用人單位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性質等同于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雙方建立的勞動關系隨勞動合同的解除而消滅。其次,工資支付的前提條件是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沒有勞動關系就不存在支付工資一說,勞動者因不主張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自愿放棄了自己的勞動權利,雙方勞動關系解除,其要求賠償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至哺乳期滿的工資自然沒有法律依據。
在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確定了勞動關系后,用人單位單位也是不可以隨意辭退勞動者的,如果違法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也是需要支付一定的經濟補償金,為了更好的保障懷孕期間以及哺乳期間的女性勞動者,當用人單位與孕期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也是需要支付雙倍的經濟補償金。
孕婦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是否合法?
公司解散孕婦怎么賠償?
開除孕婦的最新賠償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21合伙公司可以宣布解散嗎
2020-12-07撤銷婚姻有期限嗎
2021-02-28法人對其財產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04股權轉讓后的股權比例不變屬于股權變更信息嗎
2020-12-23信用社連帶責任多久過期
2021-02-19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什么是互碰自賠,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3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