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有關經濟補償金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需要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如果并未按規定支付的話,則可以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要是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競業限制與經濟補償金爭議怎么解決?
勞動關系終止不支付經濟補償金有幾種
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要扣稅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車禍評殘九級怎么賠償
2021-03-16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未成年人侵權監護人擔責嗎
2020-12-25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什么是勞動法?
2021-01-06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保險公司能否因肇事逃逸免責
2021-01-06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指什么
2021-03-25土地轉讓的期限是多久
2020-12-07住宅改為營業房,遇到拆遷該如何補償
2021-01-09城中村拆遷補償標準是應該參照城市還是農村拆遷標準
2021-03-03